[发明专利]优化体二极管反向恢复特性的超结VDMOS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89831.5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0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姜贯军;陈桥梁;陈仕全;马治军;任文珍;杜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龙腾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8 | 分类号: | H01L29/78;H01L21/336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优化 二极管 反向 恢复 特性 vdmos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器件与工艺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优化体二极管反向恢复特性的超结VDMOS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高压开关应用中,需要采用具有良好特性的体二极管且耐用性强的VDMOS,但是常规的VDMOS器件较高的导通电阻增加了开关电路的静态功耗,依照超结理论(Super Junction)电荷平衡概念所设计的器件在90年代末被引入市场,它具有比常规VDMOS低得多的RDS(on)而得到广泛应用。由于它的RDS(on)与BV1.3成比例,而普通器件的RDS(on)是与BV2.5成比例,它的RDS(on)比普通MOSFET低很多,因此这类超结器件在高电压时的应用非常吸引人。
二极管由通态到反向阻断状态的开关过程称为反向恢复,如附图1所示,超结VDMOS的P柱与N外延层形成的本征二极管称为体二极管,在开关应用尤其电桥电路中,需要体二极管提供的反向漏极电流为电路续流,而体二极管导通后反向关断,将产生极高的电压变化率(dv/dt),这可能会造成寄生NPN晶体管开启,因而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过程的可靠性在该应用中极其关键。
超结VDMOS器件通过众多PN柱状结构来获得电荷平衡,这种结构同时给超结VDMOS器件的体二极管带来两个后果,一是PN结的面积大了许多,导致较大注入时Irrm和Qrr升高;二是由于PN柱结的快速耗尽带来了dv/dt的增大,导致寄生的NPN晶体管开通或是很快恢复过来。因而,普通超结VDMOS的一个缺点就是它的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较差。超结VDMOS器件有着较大的反向恢复电流,并且在某些反向恢复的情况下易于失效。此外,应用电路要求体二极管还应能够承受较高的di/dt和dv/dt。即使施加缓和上升的di/dt,普通超结VDMOS器件的体二极管有时也会失效。如果体二极管的反向恢复特性较差,那么将会增加MOSFET的开通损耗,因此,对于这些应用都需要具有特性良好、耐用性强的体二极管的MOSFET。
在超结VDMOS器件中,由于制造工艺的偏差,N柱和P柱电荷的完全平衡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Praveen M. Shenoy等人针对N柱和P柱的电荷不平衡给器件特性所带来的影响在文献《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charge imbalance on the static and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per junction MOSFET》中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如附图1所示,共分析了三种情况N柱和P柱的电荷完全平衡(QP=QN),P柱电荷数少于N柱电荷数(QP<QN)以及P柱电荷数多于N柱电荷数(QP>QN)。在QP= QN电荷平衡的情况下,电场峰值是在PN柱结约为结深一半的位置处,大部分电流直接流向PBODY区的接触部位,其余的电流在N+源极下面流过。对于QP<QN的情况下,峰值电场在结的P阱顶部,大部分电流在N+源区下面流过。源极下面的大电流会导致寄生NPN晶体管的开启,并且强电场和源极下的电流会导致该面积内局部过热,随着温度的升高,RB的增大和VBE的减小会进一步加速该寄生双极晶体管的开通问题,因此,在施加大电流或高di/dt的反向恢复期间,QP<QN的情况更容易使寄生的双极晶体管开启进而失效。当QP>QN,峰值电场处在PN柱结的底部,全部电流直接流入Pbody区的源金属电极接触区。在N+源区下面没有电流流过,热点处在P柱底部距离源极区很远的地方。因此这种设计使得寄生的双极晶体管最不受影响,并且在反向恢复时的耐用性也好得多,但是,这种设计的过量(P柱的电荷数超过N柱的电荷数10%)QP使得比导通电阻增大及击穿电压明显地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优化体二极管反向恢复特性的超结VDMOS及制备方法,能够避免寄生的双极型NPN晶体管受到体二极管反向恢复电流的影响,因而在反向恢复时的耐用性非常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龙腾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西安龙腾新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898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