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色防伪复合膜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0155.3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8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郁国樑;王征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申永烫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M1/30 | 分类号: | B41M1/30;B41M3/14;B41M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18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色 防伪 复合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用的复合膜,具体涉及一种可变色的防伪复合膜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包装上应用的是较为普遍使用的复合膜,其功能性比较单一,防伪性不强,使用后产品容易被仿冒。
有鉴于此,寻求一种可变色的防伪复合膜及其制作方法成为该领域技术人员的追求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可变色防伪复合膜制作方法,它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采用本方法制作的感光变色防伪复合膜除了具有普通复合膜的功能和特点外还具有可变色的特点,由此增加了防伪功能。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可变色防伪复合膜制作方法,以塑料薄膜为基层,包括以下步骤:
(1)在基层上叠加变色层:将含有感光材料的连接料混合均匀,加工制成粘性涂料,通过网纹辊印刷涂布均匀地涂在基层膜表面,并通过五段式烘箱烘烤干燥,以增加产品的光亮度和饱满度,并在紫外光和阳光照射下颜色产生逆变;
(2)在变色层上叠加印刷层:通过凹版印刷印机在涂层表面印刷文字和图案,其中应调节刮刀,调整压印滚筒,并控制油墨干燥温度;
调节刮刀时,刮刀刮去印版表面油墨所需的压力和印刷速度成正比,一般速度快,压力相应要大,刮刀与印版的夹角为30°-70°;
调整压印滚筒时,由于基材是塑料薄膜,印刷压力控制在1pa-5pa;
调节油墨干燥温度时,由于选用的是溶剂型油墨,干燥温度控制在80℃-90℃之间,最高不超过100℃;
最后分切复卷。
所述步骤(1)中五段式烘箱的温度顺序为110℃-120℃-130℃-140℃-150℃,压力均为20pa,车速为120m/min。
所述步骤(1)中根据涂料的粘度大小添加稀释剂,该稀释剂为快干型溶剂和慢干型溶剂,需混合搭配使用。
采用本发明的可变色防伪复合膜制作方法,将传统复合工艺技术和可变色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组合成一体,形成新型的可变色防伪复合膜产品。本发明的可变色防伪复合膜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各类化妆品、日用品、烟、酒及食品等的包装盒,使用比较方便,且具有防伪功能而不易被仿冒。
本发明的感光变色防伪复合膜除了具有普通复合膜的功能和特点外还具有可变色的特点,当有特殊的光线-紫外灯照射后,膜的表面会泛出颜色变化的文字和图案,或者在指定的温度下也会产生这种效果,这样不仅加强了防伪功能,产品不易被仿冒,而且使防伪膜的功能更加丰富和美观。本产品可经特殊波长如紫外光等照射,在特定温度下发生颜色变化,实现“从无色→有色”并可逆回地“从有色→无色”的变化。
按本发明的可变色防伪复合膜制作方法,在普通的复合膜表面预涂一层会发生颜色变化的化学涂层,该涂层可以按要求设计成图案或文字;这种化学涂层是由电子转移型有机化合物制备的,它本身是一种具有特殊化学结构的有机发色体系,在特定的光照下或经温度变化引起电子转移使该有机物分子结构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颜色转变。这种变色涂层不仅颜色鲜艳,而且可以“从有色→无色”和“从无色→有色”的颜色变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按本发明的一种可变色防伪复合膜制作方法,以塑料薄膜为基层,采用以下步骤:
(1)在基层上叠加变色层,亦称着色层:将含有感光材料的连接料混合均匀,加工制成粘性涂料,通过网纹辊印刷涂布均匀地涂在基层膜表面,并通过五段式烘箱烘烤干燥,以增加产品的光亮度和饱满度,并在紫外光和阳光照射下颜色产生逆变。其中五段式烘箱的温度顺序为110℃-120℃-130℃-140℃-150℃,压力均为20pa,车速为120m/min。
在制作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感光物质和连接料的混溶性、溶液的粘度大小。同时稀释剂的选择也很重要,可根据涂料的粘度大小添加稀释剂,该稀释剂为快干型溶剂和慢干型溶剂,需混合搭配使用,否则在涂布时会影响涂层表面的流平性和颜色效果。这类涂料的溶剂含量高,固含量低,因此粘度普遍较低,干燥速度慢,所以烘烤温度较高,否则会引起涂层不干反而粘性。
(2)在变色层上叠加印刷层:通过凹版印刷印机在涂层表面印刷文字和图案,其中应调节刮刀,调整压印滚筒,并控制油墨干燥温度。
调节刮刀时,刮刀刮去印版表面油墨所需的压力和印刷速度成正比,一般速度快,压力相应要大;刮刀与印版的夹角为30°-70°。
调整压印滚筒时,由于基材是塑料薄膜,印刷压力控制在1pa-5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申永烫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申永烫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01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频放大电路
- 下一篇:零点电源电池组作为汽车轮胎胎压传感器电源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