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研究信号强度指示和距离之间映射关系的实验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1193.0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3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荣标;陈超;张业成;宋永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研究 信号 强度 指示 距离 之间 映射 关系 实验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研究信号强度指示和距离之间映射关系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地面上具有一个箱体结构(17),箱体结构(17)上部固定有工业机器人执行机构,工业机器人执行机构顶端固定有第一超声波收发器(1-1)和接收节点(14);箱体结构(170内部固定有控制电路板(12),接收节点(14)及第一超声波收发探头(1-1)分别通过数据线和控制电路板(12)相连;第一超声波收发器(1-1)和接收节点(14)的外部有飘在空中的风筝(3),风筝(3)通过风筝线固定在箱体结构(17)上,风筝(3)面向地面的一侧上固定有发射节点(2),发射节点(2)上有第二超声波收发探头(1-2);所述工业机器人执行机构转动微调使第一超声波收发探头(1-1)的空间位置和第二超声波收发探头(1-2)自动对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工业机器人执行机构包括臂部(7)、腰部(8)、大臂步进电机(9)、回转步进电机(16)和基座(10),基座(10)水平固定在箱体结构17的上表面上,回转步进电机16垂直固定在基座(10)上表面上且输出轴连接腰部(8),腰部(8)底部中心位置开有圆柱形凹槽(19),在圆柱形凹槽(19)的侧翼各有一个卡槽(20),回转步进电机(16)输出轴上的对应位置设有配合卡槽(20)的卡榫,腰部(8)的顶部连接水平安装的大臂步进电机(9),腰部(8)的顶部铰接臂部(7),臂部(7)的顶部固定有超声波收发器支撑板(6),超声波收发器支撑板(6)上部固定有第一超声波收发器(1-1)和接收节点(14);大臂步进电机(9)和回转步进电机(16)分别通过控制线和控制电路板(1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控制电路(12)包括电源模块、MCU控制处理单元、放大电路、检波电路、回转步进电机控制器及大臂步进电机控制器;接收节点(14)通过数据线和控制电路板(12)相连;第一超声波收发探头(1-1)内部的超声波接收头依次通过放大电路、检波电路与MCU控制处理单元相连,第一超声波收发探头(1-1)内部的超声波发射头通过检波电路同与MCU控制处理单元相连;大臂步进电机(9)通过控制线和大臂步进电机控制器相连,回转步进电机(16)通过控制线和回转步进电机控制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装置,其特征是:箱体结构(17)下端固定有带走轮的行走架(13),用于宏观调整第一超声波收发探头(1-1)的位置。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实验装置的实验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A、调整工业机器人执行机构,控制电路板(12)控制第一超声波收发探头(1-1)发送一束测试超声波信号,待第二超声波收发探头(1-2)接收到信号后停止发送测试超声波,使第一超声波收发探头(1-1)和第二超声波收发探头(1-2)对准;
B、控制电路板(12)控制第一超声波收发探头(1-1)发送一束超声波,并记录此时的时间T1,第二超声波收发探头(1-2)一旦接收到此超声波信号就返回一束超声波信号,控制电路板(12)记录第一超声波收发探头(1-1)接收到第二超声波收发探头(1-2)返回的超声波信号时的时间T2,计算出两者的距离d1= ,接收节点(14)将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指示值传给控制电路板(12);
C、改变风筝(3)的高度以改变第一、第二超声波收发探头(1-1、1-2)之间的距离,待风筝(3)在空中稳定之后,重复步骤A和B;
D、对多组信号强度指示值和其对应的距离进行数据拟合,分析出信号强度指示和距离之间映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实验方法,其特征是:步骤A中,控制电路(12)中的MCU控制处理单元发出一个电脉冲信号给回转步进电机控制器,回转步进电机驱动器驱动回转步进电机(16)带动腰部(8)回转,进而带动臂部(7)绕输出轴水平转动一个步距角;MCU控制处理单元连续发送多个脉冲波给大臂步进电机控制器,驱动大臂步进电机(9)绕其输出轴方向持续转动;回转步进电机(16)每水平转动一个步距角,大臂步进电机(9)带动臂部(7)绕其输出轴持续转动直至极限位置,最终完成第一、第二超声波收发探头(1-1、1-2)之间的自动对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119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