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1264.7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95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陆昱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鄞州风名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甬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8 | 代理人: | 代忠炯 |
地址: | 3151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讲是一种用于冲压长螺钉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行业内一般将长度超过15cm的螺钉称为长螺钉。传统的用于冲压长螺钉的模具包括一个下模具和一个上模具,下模具的上端面设有与螺杆形状吻合的盲孔即下模腔,上模具的下端面设有圆柱凹坑,凹坑的坑顶设有六棱柱凸起,圆柱凹坑和六棱柱凸起之间的空腔构成与内六角螺钉的头部形状吻合的上模腔,上下两个模腔的中心线重合。将下模具固定,并将一根圆棒放入下模腔内,圆棒长度大于下模腔的高度,而上模具与冲压设备固定,驱动冲压设备使得两个模具合模,就能将圆棒冲压成一个内六角螺钉。
现有技术的用于冲压长螺钉的模具存在以下缺陷:首先,由于圆棒需要从上、下模具之间放入,就必须要求开模时,上、下模具之间的距离必须大于圆棒的长度,而圆棒长度较大,一般超过15cm,这样不仅会导致上模具行程较大,使得开、合模的耗时久、能耗大,而且更主要的是,上模具的行程越大,即冲程大,就越难保证合模时上模具正对圆棒,容易在冲压时弯折圆棒,导致报废率高;其次,每冲压成型一个长螺钉,需要单独进行开模、装料、冲压合模、再开模、脱模五个步骤,需要冲压多少螺钉就需要反复操作上述五个步骤多少次,速度慢、效率低;再次,脱模过程很不方便,冲压后的长螺钉与模具之间比较紧密,一般需要专门在下模具的下模腔底设顶松装置,但即便有了顶松装置将冲压成型的长螺钉顶松,但还是需要工人将长螺钉从下模具的盲孔抠挖出,而盲孔的上开口小,抠挖过程仍然不方便,而且速度慢、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得开模、合模行程短、避免用于冲压长螺钉的圆棒在冲压过程中弯折、速度快、效率高、脱模方便的冲压模具。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冲压模具,它包括一个前冲头、一个下模壳和两个上模壳,前冲头的后端面设有两个内六角凸起,下模壳由底板和竖板构成,竖板的底端与底板固定,竖板的每个侧面与底板的顶面之间从前往后依次设有第一下半圆弧槽和第二下半圆弧槽,第一下半圆弧槽和第二下半圆弧槽连通且同心,第一下半圆弧槽横截面的直径大于第二下半圆弧槽横截面的直径,下模壳上设有两个与第二下半圆弧槽平行的导向槽;两个上模壳分别位于竖板两侧,每个上模壳上设有一个导向凸条,每个上模壳经导向凸条与下模壳的一个导向槽滑配合,每个上模壳由盖板和侧板构成,盖板的外端与侧板顶端固定,盖板与侧板之间从前往后依次设有第一上半圆弧槽和第二上半圆弧槽,第一上半圆弧槽和第二上半圆弧槽连通且同心,第一上半圆弧槽横截面的直径大于第二上半圆弧槽横截面的直径,第二上半圆弧槽后端固定有与其同心的挡柱,挡柱与第二下半圆弧槽滑配合,当一个上模壳的前端面与下模壳的前端面平齐且前冲头与下模壳的前端面抵紧时,该上模壳的第一上半圆弧槽、下模壳的与该上模壳同侧的第一下半圆弧槽、前冲头的后端面以及内六角凸起形成长螺钉头部型腔,该上模壳的第二上半圆弧槽、下模壳的与该上模壳同侧的第二下半圆弧槽和该上模壳的挡柱形成长螺钉杆部型腔。
该冲压模具的工作原理为:将下模壳固定,将两个上模壳与驱动装置如气缸连接且保持两个上模壳的同步进退,将前冲头与冲压设备如压力机连接,初始状态为两个上模壳的前端面与一个下模壳的前端面平齐,驱动气缸使得两个上模壳同时后退一个圆棒的长度,使得竖板两侧的两个第二下半圆弧槽暴露出来并向两个第二下半圆弧槽内各放入一个圆棒,再同步驱动两个上模壳前进直至两个上模壳的前端面再次与下模壳的前端面平齐,此时,每个第二下半圆弧槽、以及与该第二下半圆弧槽配合的第二上半圆弧槽和挡柱前端面形成长螺钉杆部型腔,而每个第一上半圆弧与该第一上半圆弧槽配合的第一下半圆弧形成与螺钉头部外部轮廓吻合的型腔,圆棒位于长螺钉螺杆部型腔内且圆棒前端伸入由第一上半圆弧槽与第一下半圆弧槽形成的型腔内,驱动冲压设备,使得前冲头与两个模壳抵紧,前冲头后端面、内六角凸起、第一上半圆弧槽和第一下半圆弧槽形成长螺钉头部型腔,圆棒被冲压成内六角长螺钉;再前移复位前冲头,然后后移两个上模壳,被冲压成型的长螺钉头部卡在第一下半圆弧槽与第二下半圆弧槽连接处的台阶上而不会随着上模壳后退,这就自动实现了与上模壳的脱离,而与上模壳脱离后的长螺钉被人工取出。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发明冲压模具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鄞州风名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鄞州风名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12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冶炼废渣砂的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双层双面双侧可变形空间超大容量裤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