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侧沉淀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设备及操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1866.2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3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郭雪松;李晋;刘俊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8 | 代理人: | 王伟锋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沉淀 立体 循环 一体化 氧化 设备 操作方法 | ||
1.一种单侧沉淀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设备,包括一单侧沉淀固液分离器和一立体循环氧化沟,其特征是:固液分离器与立体循环氧化沟之间由固液分离器边壁和立体循环氧化沟边壁隔开但共用一底部;所述固液分离器边壁与立体循环氧化沟边壁之间有间隙,形成一条狭缝;所述固液分离器边壁与立体循环氧化沟边壁均与底部之间留有空隙,所述狭缝与空隙之间连通,使固液分离器和立体循环氧化沟连通;
固液分离器边壁顶端高于液面,立体氧化沟边壁的顶端沉没于液面以下,立体氧化沟边壁下端设置一水下推流器,其推动水流方向为固液分离器向立体氧化沟方向;
固液分离器内设置一水下刮泥机,刮泥机带动沉降的污泥向狭缝一侧移动,狭缝下端空隙作为混合液循环及污泥回流通道,混合液由狭缝下端进入固液分离器中;污泥由狭缝下端进入立体循环氧化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侧沉淀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设备,其特征是,在为内空箱体的立体循环氧化沟内部设置一横隔板将立体氧化沟分为上、下两沟,所述横隔板纵向与箱体固定连接,横向与立体循环氧化沟边壁及其对面边壁留有空间作为混合液循环通道;
立体循环氧化沟上沟远离固液分离器位置设一曝气转刷,曝气转刷的水平轴位于立体循环氧化沟水平面以上,部分转刷位于立体循环氧化沟水平面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侧沉淀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设备,其特征是,所述横隔板将立体循环氧化沟分成上、下两沟,其中上、下两沟的体积比在3:2~5: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侧沉淀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固液分离器设置出水溢流堰,出水溢流堰为三角堰,出水溢流堰位于固液分离器远离立体氧化沟一端的边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侧沉淀立体循环一体化氧化沟设备,其特征是,所述固液分离器的高度与立体循环氧化沟等高,长度和宽度根据进出水水质和水量以及立体循环化氧化沟长度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设备的操作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将污水由进水口进入装有活性污泥的立体循环氧化沟上沟,通过曝气转刷装置使污水与活性污泥充分混合,并在曝气转刷转动的及水下推流器的推动下,沿上下沟循环流动,其中曝气转刷和水下推流器可同时或独立运行,部分混合液由氧化沟与固液分离之间狭缝流入固液分离器中,进行固液分离;分离后的上清液经出水溢流堰排出;分离后污泥利用固液分离器底端设置的刮泥板刮向狭缝流回氧化沟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是,所述固液分离器利用其设置的水下刮泥机、立体氧化沟内混合液的流动及水下推流器运转所形成压力差,共同实现污泥的高效回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186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绿色有机液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陶瓷生产中的除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