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频率域倾角的相似性横向变化率的溶洞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91952.3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70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丁娟;曹辉兰;王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V1/28 | 分类号: | G01V1/28;G01V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毕升专利事务所 11218 | 代理人: | 郭韫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频率 倾角 相似性 横向 变化 溶洞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石油地球物理勘探与开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频率域倾角的相似性横向变化率的溶洞检测方法,利用频率域倾角属性结果开展相似性横向变化率的边缘检测扫描,可应用于油田勘探中碳酸盐岩储层中溶洞的检测和识别。
背景技术
相似性横向变化率即地震道的相似性,目前较流行的算法为基于互相关和基于相似的算法,主要缺陷一是计算的只是邻近道与中心道的相关关系,不能考虑相邻多道间彼此在结构上的相互关系;二是不同方向计算的相关系数组合后有平均效应,计算道数越多平均效应越严重,降低了空间分辨能力及异常的连续性。
基于频率域倾角的相似性横向变化率技术,主要是通过Hilbert变换将时间域地震数据转换到频率域,再进行倾角扫描和相似性横向变换的计算,最后对计算再进行边缘检测分析,从而便于平面上溶洞的识别。模型正演和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开展基于频率域倾角的相似性横向变化率,提高了地震道的相似性对于溶洞型异常体的检测能力。
相似性横向变化率即地震道的相似性(相干),目前技术发展较为成熟,通过多年来在多个工区的的应用表明,该方法对于检测地震剖面上同向轴的异常点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当对应地质体为不同尺度裂缝和溶洞同时发育时,该检测方法能反映裂缝和溶洞的整体发育状况,但是无法区分出裂缝与溶洞的发育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难题,提供一种基于频率域倾角的相似性横向变化率的溶洞检测方法,采用沿反射曲面的面主测线或横测线方向进行频率域倾角属性计算的方法,提高检测精度的同时,放大地震剖面上裂缝和溶洞产生的异常点,在此基础上开展相似性横向变化率的计算,使得溶洞的异常被区分显示出来。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频率域倾角的相似性横向变化率的溶洞检测方法,包括:
第一步,对地震资料进行Hilbert变换,将时间域的地震资料转换至复数域,得到Hilbert地震道,然后计算Hilbert地震道的瞬时相位和频率域倾角;
第二步,对第一步得到的频率域倾角进行相似性检测,寻找连续性较差的异常点,即利用地震波场信息计算各道之间的相关性,突出不相关的异常边界,据此识别细微的岩层横向不均一性和断裂特征,使得裂缝和溶洞的响应特征得到放大;
第三步,开展频率域倾角的相似性横向变化的边缘检测,从而确定了溶洞型储层的发育区。
所述第一步中计算Hilbert地震道的瞬时相位和频率域倾角是这样实现的:
利用公式(1)和公式(2)计算瞬时相位和频率域倾角:
瞬时相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195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