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双向三状态切换电力开关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2317.7 | 申请日: | 2013-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13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杜文福;何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能顺达科技国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28 | 分类号: | H01H3/28;H01H5/06;H01H1/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强 |
地址: | 中国香港葵涌葵丰街1*** | 国省代码: | 中国香港;8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双向 状态 切换 电力 开关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电源切换开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快速双向三状态切换电力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业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现时很多场合均采用两路电源来保证供电的可靠性,双电源切换开关就是一种能在两路电源之间进行可靠切换的装置。目前常见的双电源切换开关装置主要包括电机、两个断路器、电动操作机构和控制器,其中两个断路器分别连接在两路电源上;当一路电源发生故障而需要切换时,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利用电机带动电动操作机构进行转动,从而将两个断路器进行分、合,以将一个负载电路从一个故障电源切换至另一个电源。现有的双电源切换开关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缺陷:
(1)切换时间长,普通的双电源切换开关的切换时间在数秒到数十秒之间,目前最快速的国外品牌切换时间也在秒级,且价格非常昂贵。在一些精密仪器以及需要稳定供电的场所,能够允许的停电时间要求在几个周期内也就是数十个毫秒内就必须再送电。
(2)体积大,由于采用了两个断路器,因此开关体积较大,多数配电柜内仅能安装一台双电源切换开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换时间短、体积小、接触可靠的双向切换电力开关装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双向三状态切换电力开关装置,具有向前、向后、空接三种位置切换状态,包括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部可横向移动作三种状态切换的移动电极,所述移动电极两端设置有主触点,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与主触点相对应的固定接点,两个固定接点分别连接一路电源的接线端;所述壳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弹簧机构,移动电极在横向移动的过程中可压缩弹簧机构;所述移动电极上方连接有用于驱动移动电极作切换动作的前磁铁和后磁铁,以及用于固定移动电极位置的驱动锁紧机构。
进一步,所述移动电极套接有横向导向件,所述横向导向件中部处连接有随横向导向件前、后移动时将弹簧机构压缩的支撑台阶。
进一步,所述移动电极套接有接点伸缩弹簧,横向导向件设置有限定接点伸缩弹簧位置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所述前电磁铁、后电磁铁设置在壳体顶部,壳体顶部上方设置有用于使移动电极从向前或向后的位置状态复位至空接位置状态的复位脱扣电磁铁,前电磁铁、后电磁铁分别设置有开口相对的导向孔,复位脱扣电磁铁设置有开口向下的导向孔;所述驱动锁紧机构包括可在前电磁铁和后电磁铁的导向孔内前、后移动的导向驱动轴芯、及可在复位脱扣电磁铁的导向孔内上、下移动的复位脱扣驱动轴芯,所述导向驱动轴芯通过连动杆与支撑台阶连接,导向驱动轴芯上方两端设置有楔形槽;复位脱扣驱动轴芯底部连接有横接部,横接部的底部两端设置有用于与导向驱动轴芯两端的楔形槽配合卡紧的楔齿。
进一步,所述复位脱扣驱动轴芯套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限位在横接部和复位脱扣电磁铁的导向孔之间。
进一步,所述移动电极通过导线连接有负载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一种快速双向三状态切换电力开关装置,使用时,只需向前电磁铁/后电磁铁/复位脱扣电磁铁输入脉冲电流,即能驱动移动电极双向移动,实现向前/向后/空接的工作位置状态切换。在切换的过程中,本装置通过弹簧蓄势加快移动电极移动的速度,具有快速切换的效果。当移动电极完成切换动作后,驱动锁紧机构的T型杆件和复位脱扣驱动轴芯互相配合卡紧,保证主触点和固定接点间有足够的压力,从而达到接触可靠的目的;而且锁紧后不需靠不断输入脉冲电流来维持移动电极的位置状态,因而又具有节能省电的效果。与传统的设置有两个断路器的双电源切换开关相比,本发明采用的结构简单、容易实现、产品体积较小,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在空接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向前切换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向后切换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 壳体,2 移动电极,3 横向导向件,4 主触点,5 固定接点,6 接线端,7 负载端,8 弹簧机构,9 支撑台阶,10复位脱扣驱动轴芯,11 横接部,12 连动杆,13 前电磁铁,14 后电磁铁,15 复位脱扣电磁铁,16 复位弹簧,17 接点伸缩弹簧, 18 导向驱动轴芯,19 楔形槽,20 楔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能顺达科技国际有限公司,未经通能顺达科技国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23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