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语音通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93504.7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91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林恪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68 | 分类号: | H04M1/6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史新宏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语音 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语音通信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防止窃听的语音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一种可通过网络进行通信的网络电话被推出。在现行技术领域中,网络电话所提供的语音通道,可概分为通过听筒、耳机和免持听筒进行通话等三种方式。一般来说,网络电话要关闭通话通道,需通过处理器执行软件程序来改变语音芯片中的寄存器的值来完成。然而,在网络世代中,常有黑客或有心人士,会利用例如病毒程序或后门程序的方式,来在网络电话闲置的状态下,将原本被关闭的语音通道打开,并藉此进行窃听的动作,来获取他人隐私或公司的商业机密。因此,如何在网络电话上设置防止被窃听的机制,以成为该领域设计者刻不容缓的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语音通信装置,可有效防止窃听。
本发明的语音通信装置包括控制单元、手持式语音传收器、位置状态检测器、第一开关以及单向信号传送器。位置状态检测器耦接手持式语音传收器,依据手持式语音传收器的位置状态产生状态信息。第一开关耦接在手持式语音传收器以及控制单元间,依据状态信息以导通或切断手持式语音传收器以及控制单元间的连接路径。单向信号传送器耦接在位置状态检测器与控制单元间,单向传送状态信息至控制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语音通信装置还包括至少一语音传收器、至少一第二开关以及至少一警示信号产生器。第二开关耦接在语音传收器与控制单元间,第二开关接收由控制单元传送的控制信号,并依据控制信号以导通或断开。警示信号产生器耦接控制单元,并依据控制信号以发送警示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二开关具有第一端点、第二端点、第三端点以及第四端点。第一端点耦接至语音传收器,第二端点浮接,且第四端点耦接至控制单元。至少一第二开关还包括缓冲器。缓冲器的输入端耦接至第三端点以接收控制信号,其中,第二开关依据缓冲器的输出以决定第四端点耦接至第一端点或第二端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二开关具有第一端点、第二端点、第三端点以及第四端点。第一端点耦接至语音传收器,第三端点浮接,且第四端点耦接至控制单元。至少一第二开关还包括第一缓冲器、第二缓冲器、第一传输门以及第二传输门。第一缓冲器的输入端耦接至第二端点以接收控制信号,第二缓冲器的输入端耦接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第一传输门串接在第一端点以及第四端点间。第一传输门的第一控制端耦接至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第一传输门的第二控制端耦接至第二缓冲器的输出端。第二传输门串接在第三端点以及第四端点间,第二传输门的第一控制端耦接至第二缓冲器的输出端,第二传输门的第二控制端耦接至第一缓冲器的输出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语音传收器包括头戴式麦克风以及免持听筒麦克风。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警示信号产生器包括对应头戴式麦克风的第一警示信号产生器以及对应免持听筒麦克风的第二警示信号产生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警示信号产生器为第一发光二极管及/或第一蜂鸣器,第二警示信号产生器为第二发光二极管及/或第二蜂鸣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控制单元包括中央处理单元以及语音编解码器。中央处理单元耦接单向信号传送器以接收状态信息。语音编解码器耦接中央处理单元以及第一开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语音编解码器由第一开关接收语音信号,并针对语音信号进行编码以产生编码后语音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编码后语音信号为脉冲编码调制语音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位置状态检测器为挂钩式开关。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单向信号传送器为二极管。二极管的阳极耦接至位置状态检测器,二极管的阴极耦接至控制单元。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开关具有第一端点、第二端点、第三端点以及第四端点。第一端点耦接至手持式语音传收器,第二端点浮接,且第四端点耦接至控制单元。第一开关还包括缓冲器。缓冲器的输入端耦接至第三端点以接收状态信息,其中,第二开关依据缓冲器的输出以决定第四端点耦接至第一端点或第二端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350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