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493707.6 申请日: 2013-10-18
公开(公告)号: CN103520575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2
发明(设计)人: 谭洪武 申请(专利权)人: 谭洪武
主分类号: A61K36/8994 分类号: A61K36/8994;A61K9/14;A61K9/20;A61P1/04
代理公司: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代理人: 王希刚
地址: 276000 山东省临沂市***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脾胃 湿热 慢性 胃炎 中药 制剂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含有来源于植物、动物或矿物组份的医用配制品,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慢性胃炎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黏膜炎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在各种胃病中居首位。自纤维内镜广泛应用以来,对本病认识有明显提高。常见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黏膜肠上皮化生,常累及贲门,伴有G细胞丧失和胃泌素分泌减少,也可累及胃体,伴有泌酸腺的丧失,导致胃酸,胃蛋白酶和内源性因子的减少。

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的主要症候为:胃脘灼热胀痛,嘈杂,脘腹痞闷,口干口苦,渴不欲饮,身重肢倦,尿黄,舌红,苔黄腻,脉滑。中医理论中湿的特性为:重浊,粘滞,趋下。其致病特点为:(1)损伤阳气湿邪困脾,脾阳不振,水湿停聚,故小便短少。(2)阻碍气机脾胃升降失常则食少便溏,小便短赤。(3)病程缠绵不易痊愈。(4)多见肢身困重。热的特性为:燔灼,炎上,急迫。其致病特点为:(1)表现为热像壮热,面赤,烦躁等。(2)伤津耗气口渴喜饮与次有关。(3)易生风动血。(4)易侵犯人体上部导致咽喉肿痛牙龈出血等。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逸失常,导致肝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种种症状。在临床上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给予辨证论治。中医学将慢性胃炎辨证分型为以下类型:脾胃湿热型,脾虚气滞型,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和胃阴不足型。各类型症候如下:(1)脾胃湿热型:胃脘灼热胀痛,脘腹痞闷,渴不欲饮,口苦口臭,尿黄,舌质红,边尖深红、苔黄厚或腻,脉弦或滑。(2)脾虚气滞型:胃脘隐痛或胀痛,食后脘闷,纳呆少食嗳气,便糖腹泻,四肢乏力,舌质淡红或舌胖边有齿印,苔薄白或白;脉细软无力。(3)脾胃虚弱型:胃脘隐痛,胃痛喜按喜暖,食后胀闷、痞满,纳呆少食,便溏或腹泻,乏力,四肢酸软,舌质淡或淡红,苔薄白或有齿痕,脉沉细。(4)肝胃不和型:胃脘胀痛或痛窜两肋,嗳气频作,嘈杂泛酸,每因情志而发,舌质淡红,苔薄白或白厚,脉弦。(5)胃阴不足型:胃脘灼热疼痛或隐痛,口感舌燥,纳呆食少,大便干结,舌红少津霍有裂纹,苔少,脉细火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中药制剂清热化湿,和中健脾,对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有确切疗效,副作用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的中药制剂,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包括:猫须草,紫油木叶,马蹄根,黑及草,凤尾草,黑面叶,风轮菜,翠云草,獐牙草,扁豆花,甘松和薏苡仁。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可以优选如下:猫须草15~30份,紫油木叶10~20份,马蹄根15~25份,黑及草30~40份,凤尾草20~30份,黑面叶5~15份,风轮菜10~20份,翠云草15~25份,獐牙草25~35份,扁豆花30~40份,甘松10~20份和薏苡仁20~30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还可以优选如下:猫须草20~30份,紫油木叶10~15份,马蹄根20~25份,黑及草35~40份,凤尾草25~30份,黑面叶5~10份,风轮菜15~20份,翠云草20~25份,獐牙草25~30份,扁豆花30~35份,甘松10~15份和薏苡仁25~30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也可以优选如下:猫须草24份,紫油木叶12份,马蹄根24份,黑及草38份,凤尾草26份,黑面叶8份,风轮菜17份,翠云草23份,獐牙草29份,扁豆花33份,甘松12份和薏苡仁29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各原料药材的重量份数比又可以优选如下:猫须草27份,紫油木叶15份,马蹄根22份,黑及草36份,凤尾草28份,黑面叶6份,风轮菜19份,翠云草21份,獐牙草27份,扁豆花31份,甘松14份和薏苡仁27份。

其中,所述中药制剂的剂型为散剂时,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所述中药各原料药材按比例混合,加入相对于混合物质量5~8倍的醇浓度为75%~80%的乙醇,加热回流4~6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一提取液;过滤获得的药渣再加入相对于所述药渣质量3~6倍的醇浓度为90%~95%的乙醇,加热回流2~4小时,提取,过滤获得第二提取液;将第一提取液和第二提取液合并,减压浓缩除去乙醇溶剂,干燥,获得干膏;

第二步,将第一步获得的干膏放置在超微粉碎机中粉碎2~4小时,粉碎,过筛,获得300目~400目的超微细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洪武,未经谭洪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370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