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果园耕作机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4387.6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8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廖佳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佳袁 |
主分类号: | A01B39/08 | 分类号: | A01B39/08;A01B3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54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果园 耕作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耕作机械,具体涉及一种果园耕作机。
背景技术
目前在我国,果园和温室大棚主要用功率较小的手扶拖拉机牵引旋耕刀具来完成耕地、耙地和碎士作业。在果园,树干近旁的枝杈距离地面的高度较小,功率较大的四轮拖拉机机身较高,驾驶员驾驶着拖拉机无法从枝杈下通过,功率较大的手扶拖拉机虽然较四轮拖拉机机身较低,但驾驶员扶着手把跟在手扶拖拉机的后面驾驶,在树干近旁的枝杈下即使弯着腰也难以通过,只能在两行果树之间枝梢较高处进行耕作。而且因为手扶拖拉机的抖动厉害,需要操作者一直弯腰扶住把手,难以持久操作。因此目前在果园里利用手扶拖拉机耕地时无法耕到靠近果树的区域。在无法耕到的区域,农民只能用铁锹和镢头等于工工具进行手工耕作,劳动强度较大,而且劳动效率很低影响劳动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果园耕作机,适用于在空间高度较低的果园内进行耕作,并且能够减小操作者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果园耕作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固定了手把总成和发动机,发动机连接变速箱总成,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行走机构总成和耕作机构总成,所述变速箱总成设有两个输出端,一个输出端驱动行走机构总成,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传动轴驱动耕作机构总成。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时,由于采用了改良后的变速箱总成,该变速箱总成设置了两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出端驱动行走机构总成,另一个输出端通过输出轴驱动耕作机构总成,这样的结构取消了传统微耕机上的行走箱部分,直接将行走机构集成在变速箱总成上,带来的直接效果是降低了整个机体的高度。本发明能够适用于果园等耕作空间较小的环境中,不会伤及到果树的枝杆。另外,本发明采用自行走机构总成和耕作机构总成接地形成的四驱结构,使得整机具有自走功能,操作者只需要掌控机体的行进方向,毋须费力保持机体的平衡和提供推动力,能够大大降低劳动者的劳动强度,进一步提高耕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变速箱总成内设有一个与发动机输出轴连接的无级变速离合机构,所述无极变速离合机构的输出轴连接变速轴,变速轴上设有变速齿轮套,所述变速齿轮套通过多级传动机构连接输出总轴,输出总轴上轴向连接驱动耕作机构的传动轴,输出总轴上设置的输出伞齿与驱动行走机构总成的驱动轴上的伞齿啮合。通过上述设置,节省了变速箱总成的空间,使得其结构紧凑,传动效率高,而且采用无极变速离合机构能够提供较大的传动比,降低发动机的工作转速,进而降低耕作时的噪音。另外,上述变速箱总成的结构设置,保证了输出总轴和驱动轴之间垂直布置,进一步优化结构,在取消行走箱的前提下保证了结构的完整性。
进一步,为了适应不同的耕作环境,调整手把总成的角度和高度,所述手把总成通过总成盘固定在机架上,手把总成铰接在总成盘上,并且可在竖直面内转动。
进一步,为了适应不同的耕作深度,所述耕作机构总成上设有调节耕作深度升降板。通过调节升降板的高度,能够控制旋耕轮插入土壤的深度,进而控制旋耕深度,以免较大的耕作深度损坏果树的根。
进一步,为了减小机体的转弯半径,使其能够尽量靠近果树进行耕作,所述行走机构总成上设有独立分离两个行走轮动力的离合装置。通过离合装置,分离其中一个行走轮的动力,使整机绕其做圆周运动,大大减小转弯半径,进而能够耕作到离果树较近的土壤。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果园耕作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果园耕作机实施例中变速耕作机构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果园耕作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了手把总成1和发动机2,
手把总成1通过总成盘11固定在机架上,手把总成1通过固定销12铰接在总成盘11上,并且可在竖直面和水平面内转动。机架上的发动机2连接变速箱总成3,机架上还设有行走机构总成4和耕作机构总成5,整个变速箱总成3设有两个输出端,一个输出端驱动行走机构总成4,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传动轴驱动耕作机构总成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佳袁,未经廖佳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43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