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融合器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4665.8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9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海宁 |
主分类号: | A61F2/36 | 分类号: | A61F2/36;A61B17/7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岛市银***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股骨头 坏死 融合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融合器装置。
背景技术
股骨头缺血坏死是临床常见疾病,目前的治疗方式有钻孔减压、带血运骨瓣植入及人工关节置换术等,对于较年轻患者,死骨清除后必须充填支撑以便术后负重功能的发挥,取自体骨瓣和游离骨块(如腓骨)充填手术繁琐且并发症多,目前国内外临床极少有专用于股骨头颈区充填支撑内植物材料出现,对于年轻不适合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急需一种可以和自体骨结合并发挥支撑作用的内植物。
在临床治疗股骨头缺血坏死的手术中,死骨的清除以及再充填是关键步骤,极大地影响着治疗效果和预后,目前用于充填的方法多为自体骨组织,如带血运或不带血运的自体骨块、骨粒等,手术繁琐且并发症多,需要一种力学强度高,可长期留存体内的医用内植物充填并支撑坏死塌陷的股骨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融合器装置,旨在解决目前股骨头治疗中缺少力学强度高且长期预留体内的医用内植物充填并支撑坏死塌陷的股骨头装置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融合器装置,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融合器装置包括:框架、侧孔、螺钉、封闭螺母;
网笼框架设置在融合器装置的外部,侧孔设置在网笼框架的体部,螺钉设置在侧孔的内部,封闭螺母设置在融合器装置的尾部。
进一步,采用具有机械强度的金属或合金网笼框架。
进一步,采用中空,呈圆柱形网笼框架。
进一步,采用表面进行喷涂粗糙化处理的网笼框架。
进一步,网笼框架的体部可以设置有拧入螺钉的螺纹。
进一步,融合器装置的尾部设置驳钢板。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融合器装置,通过融合器采用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金属或合金制成,提高了股骨头治疗内植物的强度和力度;本发明的表面可长期留存体内并支撑坏死塌陷的股骨头,为术后的回复提供了保障,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有利于医疗水平的提高。本发明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较好的解决了目前股骨头治疗中缺少力学强度高且长期预留体内的医用内植物充填并支撑坏死塌陷的股骨头装置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性能优良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融合器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融合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网笼框架;2、侧孔;3、螺钉;4、封闭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融合器装置结构。为了便于说明,仅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融合器装置,该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融合器装置包括:框架、侧孔、螺钉、封闭螺母;
网笼框架设置在融合器装置的外部,侧孔设置在网笼框架的体部,螺钉设置在侧孔的内部,封闭螺母设置在融合器装置的尾部。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采用具有机械强度的金属或合金网笼框架。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采用中空,呈圆柱形网笼框架。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采用表面进行喷涂粗糙化处理的网笼框架。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网笼框架的体部可以设置有拧入螺钉的螺纹。
作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优化方案,融合器装置的尾部设置驳钢板。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应用原理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治疗股骨头坏死的融合器装置主要由框架1、侧孔2、螺钉3、封闭螺母组成;
网笼框架1设置在股骨头内融合器的外部,由具有一定机械强度的金属或合金制成,中空,呈圆柱形,网笼框架1的表面可进行喷涂等粗糙化处理,植入后能使周围骨组织增强固定强度,侧孔2设置在网笼框架1的体部,使填塞入股骨头内融合器的骨组织与植入后周围的骨组织通连,螺钉3设置在侧孔2的内部,网笼框架1的体部可以有螺纹拧入螺钉3,也可不带螺纹直接击入螺钉3,侧孔2的螺钉3辅助维持固定初期的稳定性,封闭螺母4设置在股骨头内融合器的尾部,用封闭螺母4旋入封闭尾端,避免填塞的骨组织自尾部溢出;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海宁,未经张海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46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