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透镜以及光源模块组装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310495485.1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15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吴佳骏;洪昌佑 | 申请(专利权)人: |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5/04 | 分类号: | F21V5/04;F21V17/10;F21S2/0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市***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透镜 以及 光源 模块 组装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透镜以及光源模块组装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光源模块通常可将透镜结构结合于其中,用以增加出光范围。目前通常需透过表面黏着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制程,将透镜结构与LED光源模块中的光源结合,其中SMT制程可先对准透镜结构与LED光源后,再将透镜结构结合至LED光源上。
在目前光学元件越作越小的情况下,透镜结构与LED光源之间对位的精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举例来说,在透镜结构对准至LED光源组装的过程中,若透镜结构偏移0.1毫米(mm),就会导致整个LED光源模块发光效果不佳。然而,透镜结构大部分为透明的聚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PMMA)材料所制成。因此,SMT制程中将难以判断透明的透镜结构的外形,而识别透镜结构的中心位置,造成透明的透镜结构组装至LED光源上时,两者无法对准而造成LED光源模块发光效果不如预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透镜以及光源模块组装系统,以解决已知技术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透镜,其包含透镜本体、多个支撑脚以及至少两辨识图案。透镜本体具有底面以及相对底面的出光面,且底面中心具有凹槽适于定位光源。多个支撑脚竖立于底面。至少两辨识图案位于底面且环设于凹槽周围。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凹槽的槽口的中心点与各辨识图案的距离相等。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当辨识图案的数目为二,则辨识图案可设置于凹槽的槽口的相对两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辨识图案的数目为三,则三个辨识图案的连线形成正三角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凹槽的槽口为圆形。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辨识图案为不透光图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不透光图案是金属镀膜或油墨印刷的不透光点。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光源模块组装系统包含承载台、电路基板、光源、透镜料带、光学辨识模块以及驱动模块。电路基板置放于承载台,光源设置于电路基板的表面。透镜料带装设有上述的透镜。光学辨识模块用以辨识透镜的辨识图案位置。驱动模块驱动吸嘴自透镜料带吸附透镜至光学辨识模块进行辨识图案位置的辨识,光学辨识模块根据辨识图案位置输出凹槽的槽口的中心位置信号,驱动模块根据中心位置信号移动吸嘴位置使透镜的凹槽的槽口中心点对准光源的中心点,进而组装透镜于电路基板上并定位光源于凹槽下。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光学辨识模块还包含第一影像撷取单元以及影像处理单元。第一影像撷取单元设置于承载台上,并撷取透镜底面的影像。影像处理单元电性连接第一影像撷取单元,且影像处理单元根据影像辨识多个辨识图案的位置,进而根据辨识图案的位置计算凹槽的槽口的中心点,以输出中心位置信号。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电路基板具有辨识参考点,设置于电路基板的周围,以供光学辨识模块侦测电路基板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光学辨识模块还包含第二影像撷取单元,撷取辨识参考点与光源的影像,其中影像处理单元电性连接第二影像撷取单元,并根据辨识参考点与光源的影像,计算光源于电路基板上的相对位置。
附图说明
为让本发明及其优点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参考如下:
图1是绘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透镜;
图2是绘示图1的透镜与光源定位关系图;
图3是绘示图1的透镜的底视图;
图4是绘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透镜;
图5是绘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组装系统的透镜辨识示意图;
图6是绘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组装系统的透镜组装示意图;
图7是绘示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光源模块组装系统的电路方块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述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54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