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电站多目标精确定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5593.9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26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诸军;董斌;吴曦;姜华;王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5/22 | 分类号: | G01S5/22;G08C17/02;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多目标 精确 定位 系统 | ||
1. 一种变电站多目标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系统包括智能定位终端(7)、声定位信标节点(4)及无线数据传输基站(3),其中:
智能定位终端(7),佩戴于作业人员身上,在接收到无线数据传输基站(3)发出的时间同步信号后,能与声定位信标节点(4)配合后对声定位信标节点(4)进行时间同步,在时间同步完成后,发出超声波定位信号;
声定位信标节点(4),固定在设定空间内并有具体位置坐标,能接收无线数据传输基站(3)传输的时间同步信号以及智能定位终端(7)发出的超声波定位信号;在接收到时间同步信号后,通过与智能定位终端(7)配合后进行时间同步,能对智能定位终端(7)发出的超声波信号进行解码以得到定位信息,并将定位信息传输至无线数据传输基站(3);
无线数据传输基站(3),安装于设定空间内,根据声定位信标节点(4)传输的定位信息处理后得到佩戴智能定位终端(7)的作业人员的位置坐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多目标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基站(3)在对声定位信标节点(4)传输的解码后信息进行处理时,无线数据传输基站(3)需要接收不低于四个声定位信标节点(4)传输的定位信息,所述定位信息包括超声波定位信号到达声定位信标节点(4)的时间,无线数据传输基站(3)计算在同一时间基准下智能定位终端(7)发出超声波定位信号到达不同声定位信标节点(4)之间的时间差,利用三边测量法得到佩戴智能定位终端(7)的作业人员的位置坐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多目标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智能定位终端(7)发出的超声波定位信号为采用超声波扩频编码技术的超声波信号,超声频定位信号的频段为20K~25KHz。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多目标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智能定位终端(7)测量所述智能定位终端(7)所处环境的终端环境温湿度值,并将所述终端环境温湿度值通过超声波定位信号传输至声定位信标节点(4);声定位信标节点(4)同时测量所述声定位信标节点(4)所处环境的节点环境温湿度值,声定位信标节点(4)将解码后的终端环境温湿度值以及节点环境温湿度值均传输至无线数据传输基站(3),无线数据传输基站(3)对终端环境温湿度值以及节点环境温湿度值处理后对定位信息进行温湿度补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多目标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基站(3)与后台监控服务器(6)连接,无线数据传输基站(3)将佩戴智能定位终端(7)的作业人员的位置坐标传输至后台监控服务器(6)内,以在后台监控服务器(6)内形成作业人员移动轨迹跟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多目标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声定位信标节点(4)通过以太网将定位信息传输至无线数据传输基站(3)。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多目标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智能定位终端(7)包括终端处理器(16),所述终端处理器(16)的输出端通过音频DAC电路(22)、功率放大器(23)与扬声器(24)连接,终端处理器(16)的输入端与终端温湿度传感器(19)连接,终端处理器(16)还与终端无线通讯模块(21)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多目标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声定位信标节点(4)包括节点处理器(8),节点处理器(8)的输入端通过声波接收电路(11)与MEMS麦克风(10)连接,节点处理器(8)还与节点无线通讯模块(12)及节点以太网模块(15)连接,节点处理器(8)的输入端还与节点温湿度传感器(14)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多目标精确定位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无线数据传输基站(3)包括基站处理器(25),所述基站处理器(25)分别与基站无线通讯模块(27)及基站以太网模块(29)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无锡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55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炸高粱食品的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浮空器锚泊状态氦气回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