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495623.6 | 申请日: | 2013-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80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连翔琳;陈建凯;廖烝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4 | 分类号: | G09G3/34;G09G3/36;G02F1/13357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梁挥;祁建国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显示器,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切换色彩饱和度的显示器。
背景技术
具有高画质、空间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无辐射等优越特性的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已逐渐成为显示器的主流。由于液晶显示面板并不具备自发光的特性,因此必须在液晶显示面板的下方放置背光模块,藉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所需的光源。传统的背光模块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其一为由冷阴极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CCFL)所组成的背光模块,而另一则为由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所组成的背光模块。其中,由于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可以提升液晶显示器的色域,故而现今各家厂商大多以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来取代冷阴极管背光模块。
对于液晶显示器的色彩表现,通常是以美国国家电视系统委员会(National Television System Committee,NTSC)所订定的标准来衡量显示器的色彩饱和度。另一方面,具有所属领域的通常知识者在调整液晶显示器的红色饱和度、绿色饱和度以及蓝色饱和度时,通常会采用sRGB或EBU规范作为色彩调整的参考依据。
一般而言,为了提高显示器的色彩饱和度,在现行的技术下通常有两种不同的做法:(1)在显示面板中采用高色彩饱和度的彩色滤光层;(2)采用高演色性的发光模块做为背光源。然而,上述两者作法都有一定程度上的缺陷。
具体而言,若采用做法(1),由于高色彩饱和度的彩色滤光层的穿透率相当低,因此势必需要藉由提高发光模块的驱动功率以维持显示器的发光亮度。若采用做法(2),由于其必须掺入较高浓度的荧光粉来实现高演色性的特性,因此发光模块的发光效率会相对较差,且制程耐受性亦较低。换言之,无论采用做法(1)或做法(2),若要提升显示器的色彩饱和度则势必得面临功耗提升的问题。
除此之外,在一些应用情境中(例如进行文书处理时),高色彩饱和度的画面呈现并非属必要。而且,长时间的观看高色彩饱和度的画面反而可能会造成观赏者的眼睛疲劳。
由于现行的显示器的色彩饱和度经设计后即无法被调整,因此显示器的色彩饱和度及功耗表现等两特性就现行的技术而言势必无法兼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器,其可提供至少两种具有不同色彩饱和度的显示模式以供观赏者选择使用。
本发明的显示器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块以及背光控制电路。背光模块配置于显示面板的下侧,用以提供背光源予显示面板,其中背光模块包括用以提供第一色光的第一光源,以及用以提供第二色光的第二光源。背光控制电路耦接背光模块,并且经设定而控制背光模块操作于第一显示模式与第二显示模式其中之一。当背光模块操作于第一显示模式时,背光控制电路控制第一光源于画面期间提供第一色光做为背光源,以及当背光模块操作于第二显示模式时,背光控制电路控制第一与第二光源依序于画面期间中的第一子画面期间以及第二子画面期间提供第一与第二色光至少其中之一做为背光源。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一种显示器,其可提供两种具有不同色彩饱和度的显示模式以供观赏者选择使用。在低色彩饱和度的显示模式下,背光模块可提供高发光效率的白光做为背光源以节省显示器的功耗。在高色彩饱和度的显示模式下,背光模块则可依据显示面板所接收的画面数据的色彩序列而提供相应的色光做为背光源,从而提高显示器的色彩饱和度。基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器可因应观赏者的观赏需求而利用适当的显示模式来显示画面,从而兼顾显示器的发光效率以及显示品质。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图3A为依照图2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操作于第一显示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3B为依照图3A的一实施例的背光驱动时序的示意图;
图3C为依照图3A的一实施例的第一色光的发光频谱示意图;
图4A为依照图2的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操作于第二显示模式下的示意图;
图4B为依照图4A的一实施例的背光驱动时序的示意图;
图4C为依照图4A的一实施例的第二色光的发光频谱示意图;
图4D为依照图4A的另一实施例的第二色光的发光频谱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背光模块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56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