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主栅分段的太阳能电池无效
申请号: | 201310497159.4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1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青海;司红磊;李俊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1/0224 | 分类号: | H01L31/022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卢亚丽 |
地址: | 212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段 太阳能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太阳能光伏领域,特指一种主栅分段的太阳能电池。
背景技术
煤、石油等传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的新能源,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太阳能电池作为新能源为未来能源困境,开辟了一条新道路。
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比传统能源成本高,未来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降低成本是必然;在太阳能制造成本中,硅料成本占比最大约30%~50%,随着提纯技术更新,硅料价格一直下跌,现在硅料成本基本占成本比例30%左右;而非硅成本占比已经由原来10%上升到20~40%,而在非硅成本当中银浆成本80%
~95%;而且国际银价自2006年以来一路攀升,因此降低银浆成本是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的关键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降低银浆使用量,提高电池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对太阳能电池片进行重新设计,正电极-采用分段式主栅,节省正银浆料30%,能把非硅成本降低30%以上。
现有电池生产丝网印刷工艺包括三部分印刷第一步印刷背电极(如图1),第二步印刷背电场(如图2),第三步印刷电极(如图3);设计一种新电池,第一、二步印刷和常规电池一样,第三步(如图4)电池正面的主栅由原来的整条主栅改为采用分段式主栅设计,由 3、5或8段由上至下布置的涂覆有银浆的分段式主栅构成,分段式主栅之间通过银浆细线连接,银浆细线的宽度为0.05mm;8段式每段分段式主栅是间隔均匀分布,8段的长度分别为16.5mm、8.75mm、 8.75mm、8.75mm、8.75mm、8.75mm、8.75mm、16.5mm,每段之间的间隔都是是10mm,上端分段式主栅和下端的分段式主栅距电池边缘为1.3mm;宽度不变;5段式每段长度不等,从上到下依次为16.06mm、16.51mm、16.96mm、17.41mm、17.96mm,分段的之间的间隔分别是16.51mm、16.96mm、17.41mm、17.96mm,上端分段式主栅和下端的分段式主栅距电池边缘为1.3mm;宽度不变;3段每段分段式主栅是间隔和分段每段长度相同,每段分段长度段长度为31.01mm、31.01mm、31.01mm,每段之间的间隔都是是29.55mm,上端分段式主栅和下端的分段式主栅距电池边缘为1.3mm,宽度不变;节省正面银浆30%,由于电池表面有浆料覆盖,光线无法照射到硅片的表面无法产生电子,主栅采用分段式,可以减少浆料的面积,提高光线照射在硅片上的面积,也就提高有效光面积,提升Isc,提升电池效率。
常规电池和不同组合的新设计电池效率对比
附图说明
图1 是现有电池背电极图形;1是背电极,2是硅片;
图2是现有电池背电场图形;1是背电极,3是铝背场;
图3是现有电池正电极图形;4是主栅,5是细栅;
图4是电池正面8段主栅电极图形;5是细栅,6是分段主栅有浆料部分;
图5是电池正面3段主栅电极图形;5是细栅,6是分段主栅有浆料部分;
图6是电池正面5段主栅电极图形;5是细栅,6是分段主栅有浆料部分。
具体实例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例一
第一步印刷背电极图形如图1,采用baccini烘干炉,4个温区设置温度为60、120、160、220℃下烘干,第二步印刷背电场图形如图2,采用baccini烘干炉,4个温区设置温度为60、120、200、250℃下烘干,第三步印刷8段式主栅正电极图形如图4,由 8段由上至下均匀布置的分段式主栅构成,8段的长度分别为16.5mm、8.75mm、 8.75mm、8.75mm、8.75mm、8.75mm、8.75mm、16.5mm,每段之间的间隔都是是10mm,上端分段式主栅和下端的分段式主栅距电池边缘为1.3mm,宽度不变,分段式主栅之间的距离为52mm,Despatch 烧结炉,烧结炉带速为240in/min,烧结的9个温区设置分别为100、160、280、540、480、550、650、870、950℃下烧结金属化,太阳能组件生产工艺和常规组件生产工艺相同。
实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峰谷源储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4971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