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导电导热铜硒多元合金材料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0248.X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6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朱达川;曾涛;焦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9/00 | 分类号: | C22C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 导热 多元 合金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型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导电导热铜硒多元合金材料。
背景技术
工业纯铜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并且具有较好的塑性,故常用于导电导热器件等,但随着电子工业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单位面积上的晶体管数量增多,其耗能和散热问题迅速为整个电子信息产业所关注。虽然工业纯铜及现有的铜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但兼顾其性能和成本,已逐渐不能满足信息产业的更高要求,因此迫切需要研制和开发新型高导电导热材料。
目前市场上的铜及铜合金的种类较多,研究也日益深入,其导热性能一般在330~400 wm-1k-1。例如纯铜的导热率为390 wm-1k-1,公开号CN100481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的“铜锑合金”,其导热率为337 wm-1k-1;申请号200310110909.4和200410022626.9的国家发明专利提出了高热导率的铜碲合金材料,其热导率比纯铜高出21~24%;还有申请号201210407770.9的国家发明专利提出了高导电导热铜碲硒多元合金材料,其导电率接近纯铜,导热率可比纯铜高出近20%;再比如铜碲铬、铜碲锆合金材料也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但这些合金由于采用高纯铜、高纯碲为原料,资源有限,导致其研发和应用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高导电导热铜硒多元合金材料,其特点是以硒元素代替碲元素,制备铜硒多元合金材料,此种合金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导电导热性能,还可以根据加工需要来调整其切削性能。
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引入硒、锆、铬及微量添加元素,利用微量添加元素去除熔炼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杂质等以减少铸造缺陷,改善其切削性能。
本发明提供的铜硒多元合金材料含有铜、硒、第三组元和调整性能的微量添加元素,铜、硒、第三组元和微量添加元素的重量百分比如下:
硒 0.1~0.5%
第三组元 0.1~0.5%
微量添加元素 0.02~0.1%
铜 余量
上述第三组元至少为锆、铬中的一种;微量添加元素至少为镁、磷、稀土中的一种或两种。
制备铜硒多元合金材料的工艺为常规工艺,其工艺步骤包括配料、合金熔炼、浇注、锻造、冷热加工成型。原材料根据需要既可以是工业纯铜、工业纯硒、工业纯锆、工业纯铬、工业纯稀土镧或铈,也可以是高纯铜、高纯硒、高纯锆、高纯铬、高纯稀土镧或铈,合金元素以中间合金加入。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制备的铜硒多元合金材料导电、导热性能优异,电导率可达88~97% IACS,热导率可达410~460 wm-1k-1;
2、本发明制备出的铜硒多元合金材料切削性能良好,硒、磷等均能改善合金材料的切削性能,因此可以通过控制硒、磷的加入量来调整合金的切削性能。其中硒是铜基体的非固溶元素,在合金凝固过程中,非固溶的硒原子从合金液中析出并与高温铜原子、锆原子或铬原子产生化学反应,生成Cu2Se、CuxSeyZrz或CuxSeyCrz质点相,随机分布于铜基体的晶界和晶内,强化了铜基体,但对铜基体导电性削弱较少,同时赋予了铜合金优良的切削性能;
3、本发明采用硒元素代替碲元素制备高导电导热铜合金,市场上硒的价格约为碲价格的2/5~3/5,因此,铜硒多元合金比铜碲合金在添加元素的成本上有大幅降低;
4、本发明开辟了我国硒资源的新用途,也开拓了无铅环保的高强高导铜合金的新方向,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配料
工业纯硒:20克
工业纯锆:10克
工业纯磷:5克
工业纯铜:余量
总计:10000克
2、熔炼浇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02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