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玉米收获机割台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0642.3 | 申请日: | 2013-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84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候树芹;朱凯凯;朱常海;朱长江;周雪娇 | 申请(专利权)人: | 候树芹 |
主分类号: | A01D45/02 | 分类号: | A01D45/02;A01D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6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玉米 收获 机割台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农业机械化收获领域,特别是玉米收获机械割台。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所有的玉米收获机具,主要由玉米收专用割台,完成摘穗功能。再由升运器把果穗输送到剥皮机内完成果穗脱皮。脱皮的果穗集中落到果穗箱内。由机架系统、动力系统、操纵系统、及辅助设置等,有机的联接为一体。实现整个玉米联合收获的功能目标。
玉米为穴播,割台是按行距种植规律把果穗摘下来的。但在生产实践中发现,果穗在输送的过程中,确把原本有规律的果穗搞乱了。进入剥皮机内的果穗是杂乱无章的,严重影响了剥皮效果和剥皮机的工作效率。现有的玉米联合收获机还存在机身过长,灵活机动性差等弊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功能玉米收获机割台。玉米秸秆的导入、摘穗、剥皮、在割台上摘穗的过程中一次完成。它不仅结构简单实用,使用维修也很方便,性能稳定,工作可靠,对玉米的果穗和籽粒没有损伤。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割台,过桥输送器,升运器,果穗箱,割台联接口,割台升降油缸,传动系统,行走底盘,其特征在于:割台的割台架前端联接摘穗架,摘穗架上面联接侧边护罩和中间护罩,护罩、下面联接拔禾链-,拔禾链-下面联接多功能摘穗辊,割台架后端联接搅龙器,割台与过桥输送器联接为一体,与底盘上预留的割台联接口相连接。
本发明玉米秸秆的导入、摘穗、剥皮、在割台上摘穗的过程中一次完成。它不仅结构简单实用,使用维修也很方便,性能稳定,工作可靠,对玉米的果穗和籽粒没有损伤。把传统玉米联合收获机机身的长度缩短了1米多,使玉米联合收获机,整体更紧凑更优化。从根本上解决了玉米果穗在剥皮机上铺放不均匀的问题。是传统玉米联合收获机的换代升级技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新型的总体结构示图;
图2为本发明新型多功能玉米收获机割台侧视的结构示图;
图3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图;
图4为本发明多功能摘穗辊的结构示图;
图5为本发明中间护罩侧视图;
图6为图5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侧边护罩侧视图;
图8为图7俯视图;
图9为本发明搅龙器的结构示图;
图10为本发明摘穗架的结构示图;
图11为图10左视图;
图12为图10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割台架的结构示图;
图14为本发明过桥输送器的结构示图;
图15为图14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5所示:1割台,2过桥输送器,3升运器,4果穗箱,5割台联接口,6割台升降油缸,7传动系统,8行走底盘;1.1多功能摘穗辊:左、1.1-1左螺旋导向锥,1.1-2浮动瓦合,1.1-3左摘穗螺旋辊,1.1-4橡胶剥皮辊,1.1-5浮动瓦合,1.1-6万向联轴器,右、1.1-7右螺旋导向锥,1.1-8浮动瓦合,1.1-9右摘穗螺旋辊,1.1-10橡胶剥皮辊,1.1-11浮动瓦合,1.1-12万向联轴器,1.1-13分组齿轮箱,1.1-13A动力输入轮,1.1-13B拔禾链传动轮,1.1-13C摘穗辊联接口,1.1-13D分组齿轮箱联组接口;1-2拨禾链;1.3中间护罩:1.3-1扶禾分禾锥尖,1.3-2凸起隔离挡,1.3-3拱形弧面;1.4侧边护罩:1.4-1扶禾分禾锥尖,1.4-2凸起隔离挡,1.4-3大拱形弧面,1.4-4小拱形弧面;1.5搅龙器:1.5-1搅龙轴,1.5-2搅龙叶片,1.5-3抛送板,1.5-4传动轮,1.5-5搅龙壳;1.6摘穗架:1.6-1前台面板,1.6-2后台面板,1.6-3左摘穗辊固定支座,1.6-4右摘穗辊固定支座,1.6-5固定支座;1.6-6分组齿轮箱固定支座;1.7割台架:1.7-1割台架主梁,1.7-2过桥联接座,1.7-3油缸联接座,1.7-4中介轴联接座,1.7-5搅龙器联接座,1.7-6摘穗架联接座;2-1过桥侧板,2-2从动轴,2-3过桥联接臂,2-4输送链耙,2-5主动轴,2-6联接支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候树芹,未经候树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06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微创手术用自锁型半肾套扎带
- 下一篇:格栅除污机清渣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