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猴头菇止咳化痰汤料的配方及生产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2443.6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439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施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浩拓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1/29 | 分类号: | A23L1/29;A23L1/40;A23L1/2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1500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团结***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猴头菇 止咳 化痰 汤料 配方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保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猴头菇止咳化痰汤料的配方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咳嗽是因外感六淫,脏腑内伤,影响于肺所致有声有痰之症。见《素问·五脏生成篇》。《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
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对咳嗽的治疗,应加强饮食调护,注意食补养肺。
目前,市场上止咳化痰的药品种类繁多,多是以西药为主,但是西药的人体有一定的副作用,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中枢性镇咳药如可待因虽然镇咳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容易成瘾,对药物产生依赖,停药后会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和呕吐等心理和生理症状,因此其应用受到严格控制,需要凭处方购买。现市场非常缺少一种纯天然、无毒无副作用的止咳化痰的汤料配方及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宣肺化痰、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的猴头菇止咳化痰汤料的配方及生产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是由下述重量配的原料制成的,猴头菇20-35份、姜半夏10-30份、厚朴10-30份、紫苏10-30份、吴茱萸10-30份、黄连10-30份、蒲公英10-30份、 炙甘草10-30份、梨肉10-30份、百合10-30份、荸荠10-30份、白木耳10-30份、杏仁10-30份、橘皮10-30份、麦芽10-30份。
制备本发明猴头菇止咳化痰汤料的配方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猴头菇20-30份、姜半夏10-25份、厚朴10-25份、紫苏10-25份、吴茱萸10-25份、黄连10-25份、蒲公英10-25份、炙甘草10-25份、梨肉10-25份、百合10-25份、荸荠10-25份、白木耳10-25份、杏仁10-25份、橘皮10-25份、麦芽10-25份。
制备本发明猴头菇止咳化痰汤料的配方最佳重量配比范围是,其中各种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猴头菇25份、姜半夏15份、厚朴15份、紫苏15份、吴茱萸15份、黄连15份、蒲公英15份、炙甘草15份、梨肉15份、百合15份、荸荠15份、白木耳15份、杏仁15份、橘皮15份、麦芽15份。
将上述各组份制成本发明猴头菇止咳化痰汤料的生产方法,主要工艺流程为:选料、烘干、粉碎、配料、定量、包装、成品,具体操作方法依次按下列步骤:A、选料、按原料重量配比,挑选符合国家卫生和质量标准的原料猴头菇、姜半夏、厚朴、紫苏、吴茱萸、黄连、蒲公英、炙甘草、梨肉、百合、荸荠、白木耳、杏仁、橘皮、麦芽备用;B、烘干、选出的原料除味素、精盐外分别切成块状置于烘干箱中干化,温度控制在100-120℃,时间60分钟,使原料水份蒸发、灭菌; C、粉碎、将烘干后的原料放入粉碎机中粉碎后,再放入磨粉机中磨成粉状;D、配料、按原料重量配比,将原料依次放入混合搅拌均匀后,二次混灭匀,二次灭菌。制成粉剂;E、装袋、封口,按所需重量装袋,每包重量规定相差不超过±1克;F、检验合格后制成成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源于祖国传统医学中关于“止咳化痰”的原则,也就是医食同源、药食同源、食借药的威力、药借食的美味的辩证方法。是发明人通过祖传秘方再加上对古今医学、医药著作法潜心研究并再总结设计者多次临床行医实践基础上应用中草药精心加工制成的火锅汤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浩拓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哈尔滨浩拓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244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