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道矮桩LED路灯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02669.6 | 申请日: | 2013-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7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吕大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大明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7/00;F21W131/103;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道 led 路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公路交通主干道照明技术方案和专用照明灯具,具体涉及一种干道矮桩LED路灯。本发明属于节能环保照明灯具领域,也涉及基础设施规划总体方案。
【背景技术】
LED照明光源节能环保安全长寿,适合多种照明应用,包括道路照明。采用LED照明光源,无论是对传统道路照明设施进行改造,还是针对全新开工项目,其总体设计方案并没有明显改变,包括灯杆高度、间距,路面照度、均匀度等。显然都是依据所谓‘灯高底亮’的观念,静态地处理动态的对象,这种观念在高速主干道照明设计中,其实存有不少缺陷。
高速公路主干道为单向隔离式封闭道路,车速很快。高速公路一切设施都出于安全高效考虑,特别是交通辅助设施,都必须以确保驾驶员集中注意力安全驾驶为出发点,避免各类干扰,包括视觉和听觉干扰。提供驾驶员良好视觉环境,不断改善照明设施,理应如此。目前高速主干道照明设施状况存有明显缺陷:【1】灯杆高,灯光向下呈扇形展开;灯光强,虽照亮路面,也迎面照射驾驶员眼睛,在部分路段非常刺眼,严重影响行车驾驶安全;【2】高速双向相邻车道路灯配光波形粗糙,相互跨界干扰对面车道车辆视觉成为干扰。
针对这种状况,本发明采用‘干道矮桩LED路灯’技术方案,给出全新而合理的总体设计并提供新颖的矮桩LED路灯设计,尝试从根本上解决高速主干道优质照明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总体布局合理、灯光优化设计、道路照明优质、绝对不造成驾驶员刺眼干扰的高速公路干道照明设施总体技术方案提纲,同时提供配合本提纲的、适合高速公路照明配套应用的‘矮桩LED路灯’总体设计方案,该方案充分利用成熟制造工艺,满足大批量、低成本、长寿命、易于维修、便于更换的合理要求。本‘干道矮桩LED路灯’技术方案,正是达到最佳战略战术目标的措施之一。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ED路灯——‘干道矮桩LED路灯’,其实施技术方案包括:采用高效LED器件或光源部件制作该路灯光源模块,经高效反光罩、聚光透镜矫正,该路灯的发光波形图主波瓣水平全角不超过90°、光波垂直截面波形类似为扫帚型;干道矮桩LED路灯安置位置紧靠隔离护栏,沿公路单侧或两侧安装,其水平突出不超过护栏垂直界面100mm;灯头安装高度不超过小客车两侧倒视镜高度;主光束中心垂面线与道路前进方向夹角小于40°,灯光照射行车前进方向。
本发明优越之处在于:从根本克服高杆路灯配光不良导致干扰驾驶员视线的缺陷,改善驾驶员照明视觉效果;节省用电,降低交通照明设施综合费用。
高速公路主干道两侧无空间障碍,便于特殊用途。
本技术方案改进之处在于:【1】大幅降低LED路灯安装高度:LED光源部件安装高度不超过双向道路隔离墙上遮光板高度,其灯光绝对不允许照射邻道相向车辆;LED光源部件安装高度不超过小客车后视镜高度,其灯光不会经后视镜反射到驾驶员眼睛而导致炫光干扰;【2】采用功率适中LED照明光源,只沿车行方向在有效立体空间严格配光,实施优质照射;【3】矮桩LED路灯的灯壳背光面安装角反射装置作为无源指示灯,为车辆示位警示。
一种干道矮桩LED路灯,其特征是:LED光源部件安装高度不超过双向道路隔离墙上遮光板高度,其灯光绝对不能照射邻道相向车辆;LED光源部件安装高度不超过小客车后视镜高度,其灯光不能经后视镜反射导致造成司机的炫光干扰。
本技术方案提出的‘干道矮桩LED路灯’,光源部件安装位置低,等效于沿公路两侧安装了无数机动车前大灯为司机照路。由于光线与车行方向夹角均小于90度,从根本上消除了迎面照射司机的隐患。另一方面,由于其水平90度扇形分布,路面凸凹不平的细部特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来,其信息量高于行驶车辆前大灯照明效果,有助于司机驾驶。
一种干道矮桩LED路灯,其特征是:灯光波形垂直截面为扫帚型,其上包络线不高于小客车倒视镜的高度。
‘干道矮桩LED路灯’的灯光有可能经车辆倒视镜反光干扰司机驾驶,因此必须采取措施:【1】在安装设置上令其高度低于车辆倒视镜的高度,是有效措施之一;【2】为兼顾照明效果,当需要适当提高‘干道矮桩LED路灯’高度而超过车辆倒视镜高度时,可采取灯光控制技术措施:在车辆驶过的瞬间关闭该灯光,车辆超出光照强度安全区后再打开灯光。这种控制技术现在已经没有障碍,但要增加设备投资,而关键是无法避免设备长期使用的失效问题,会使问题复杂化,因此合理的技术方案仍然是【1】而不是【2】,所谓大道至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大明,未经吕大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26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附式支架型移动电源
- 下一篇:一种智能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