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LED灯控线路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2956.7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37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邓雪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秀芝 |
地址: | 266061 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秦***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led 线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LED灯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LED灯控线路系统。
背景技术
LED灯属于冷光源,具有发热量低、使用节能、亮度大以及寿命长等优点,因此LED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现在指示灯、采光装饰、照明领域的很多电路和仪器设备会用多种颜色的LED灯来实现,其中,一些要求更高的电路和仪器设备上还需要控制若干LED灯闪烁。而对于LED灯闪烁的控制,目前在电子控制领域中一般采用集成芯片的普通I/O口(即通用输入输出口)加上外围上拉或者下拉线路,通过程序控制将集成芯片的I/O口的电平设定成高电平或者低电平,来控制LED灯实现闪烁功能。但是,如果采取这种线路来控制LED灯实现闪烁,其程序的运行会占用集成芯片较大的内存资源,会影响到系统其它程序的运行,且精确度不好掌控,当遇到需要控制闪烁的LED灯的数量较多时,这种劣势会更加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用集成芯片资源少的LED灯控线路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LED灯控线路系统,包括集成芯片和至少一个LED灯,所述集成芯片包括脉冲输出口和通用输入输出口,所述脉冲输出口与所述集成芯片内部的定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LED灯的一端与所述脉冲输出口电连接,每个所述LED灯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通用输入输出口。
优选的,所述LED灯还串联有限流电阻。
优选的,所述集成芯片包括多个脉冲输出口。
优选的,所述集成芯片的一个脉冲输出口电连接有多个LED灯。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本发明的LED灯控线路系统包括集成芯片和至少一个LED灯,所述集成芯片包括脉冲输出口和通用输入输出口,所述脉冲输出口与所述集成芯片内部的定时器电连接,每个所述LED灯的一端与所述脉冲输出口电连接,每个所述LED灯的另一端分别电连接一个所述集成芯片的通用输入输出口。因此,本发明的LED灯控线路系统,优化了LED灯的控制线路,利用集成芯片的脉冲输出口设定PWM输出,通过设定通用输入输出口的电平以及脉冲输出口输出的PWM的占空比就可以实现LED灯的开关和闪烁,从而减少了对集成芯片的内存资源的占用,尤其是在需要控制多个LED灯的情况下,本发明的LED灯控线路系统能节省更多的集成芯片的内存资源,控制效果更好。而且直接通过通用输入输出口的电平和脉冲输出口的PWM输出来控制LED灯,不用过多的通过程序控制,从而避免了程序运行错误以及误差等带来的对LED灯控制的不精确,本发明的LED灯控线路系统控制精确度较高。另外,本发明的LED灯控线路系统,通过集成芯片对其通用输入输出口和脉冲输出口的控制,就能分别控制多个LED灯的状态,使多个LED灯分时亮或者灭,形成不同的闪烁状态,以达到指示、装饰或照明的需要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LED灯控线路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LED灯控线路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集成芯片;2、脉冲输出口;3、第一通用输入输出口;4、第二通用输入输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发明的LED灯控线路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本发明的LED灯控线路系统,包括集成芯片1和一个LED灯D1,集成芯片1包括脉冲输出口2,脉冲输出口2与集成芯片1内部的定时器电连接,LED灯D1的一端与脉冲输出口2电连接,另一端电连接集成芯片1的第一通用输入输出口3。
本实施例中,LED灯D1还串联有限流电阻R1,用于调整LED灯的亮度以及保护LED灯D1以及脉冲输出口2。
本实施例中,第一通用输入输出口3的电平高低主要决定了LED灯D1的开关,脉冲输出口2的PWM输出主要决定了LED灯D1的闪烁频率;第一通用输入输出口3电平为高时,无论脉冲输出口2的PWM输出为何种状态,LED灯D1均呈现关闭状态;第一通用输入输出口3的电平为低时,脉冲输出口2的PWM输出可以控制LED灯D1的闪烁频率。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歌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29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