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坐便器除臭装置及坐便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3536.0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28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莹;周欣悦;魏毅;吴增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庆泰建筑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D9/00 | 分类号: | E03D9/00;E03D9/052;B01D5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韩新城 |
地址: | 300353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坐便器 除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坐便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坐便器除臭装置及坐便器。
背景技术
坐便器作为一种如便器具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以洁净、美观、轻松、方便、尤其利于老人、病人、残疾人适用。但是,使用人在如厕时的味道实在难闻,即使卫生间有排气设备也只能在如厕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消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安装简单的坐便器除臭装置坐便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坐便器除臭装置,包括一抽气管,所述抽气管的一端连接坐便器本体,所述抽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一除臭过滤装置,所述除臭过滤装置包括一敞口容器,所述敞口容器底部设有一层除臭净味剂,所述除臭净味剂上方设有活性炭过滤器,所述活性炭过滤器上方设有微型排气扇,所述活性炭过滤器与所述容器的内壁间预留有除臭后空气的流通通道。
所述活性炭过滤器包括活性炭包,所述活性炭包通过隔离装置与所述容器的内壁隔开。
所述流通通道内设置有活性炭。
所述抽气管的进气端与所述坐便器本体的坐环相连接。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坐便器,包括所述坐便器除臭装置。
本发明通过在坐便器本体旁边设有一个除臭装置与所述坐便器本体通过抽气管相连接,从而实现将臭气排出净化的效果,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除臭效果好,安装方便,不需要在墙壁上打孔,只需要定期更换滤材介质即可。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坐便器除臭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坐便器除臭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坐环的仰视示意图;
图4所示为图3的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发明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4,一种坐便器除臭装置,包括一抽气管2,所述抽气管2的一端连接坐便器本体1,所述抽气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一除臭过滤装置3,所述除臭过滤装置3包括一敞口容器,所述敞口容器底部设有一层除臭净味剂6,所述除臭净味剂6上方设有活性炭过滤器7,所述活性炭过滤器7上方设有微型排气扇4,所述活性炭过滤器7与所述容器的内壁间预留有除臭后空气的流通通道。
所述活性炭过滤器7包括活性炭包5,所述活性炭包5通过隔离装置与所述容器的内壁隔开。
所述隔离装置可以是一管状体或类似管状体的截面为矩形、三角形的几何形状的筒体。
进一步的,所述流通通道内设置有活性炭。
进一步的,所述抽气管2的进气端8与所述坐便器本体1的坐环9相连接。
所述坐环9上与坐便器本体的连接端一侧设有抽气孔91,所述抽气管2的进气端8连接其中一个所述抽气孔91。
所述坐环9的外沿93坐设在所述坐便器本体1的上端,内沿92与坐便器本体1的上端面间留有一定的间隙94,如10mm,内、外沿间形成有吸气室,便于抽走臭气,抽气时空气主要从如厕人的两腿间进入,如箭头所示,从而避免了臭气先行熏到如厕的人。
所述坐环9的外沿压在坐便器本体上,内沿与坐便器本体的上端间留有 10mm的间隙,所述抽气管2的进气端8连接所述坐环9上一侧设有的抽气口,可抽走自内沿进入的臭气,吸气时空气主要从如厕人的两腿间进入,从而避免了臭气先行熏到如厕的人。
本发明通过在坐便器本体旁边设有一个除臭装置与所述坐便器本体通过抽气管相连接,从而实现将臭气排出净化的效果,而且,本发明结构简单,除臭效果好,安装方便,不需要在墙壁上打孔,只需要定期更换滤材介质即可。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坐便器,包括所述坐便器除臭装置。
所述坐便器由于所述除臭装置除臭,因而具有所述坐便器除臭装置具有上述有益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庆泰建筑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庆泰建筑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35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携带的多功能菜板
- 下一篇:电子装置系统和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