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V法铸造用涂料喷涂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3769.0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579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26 |
发明(设计)人: | 周青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凯富铸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9/04 | 分类号: | B05B9/04;B05B12/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一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16 | 代理人: | 滑春生 |
地址: | 226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铸造 涂料 喷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铸造生产工程中铸型和型芯的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稳定的“V”法铸造用涂料喷涂机。
背景技术
“V”法铸造亦称负压铸造,因取英文Vacuum(真空)一词的字头“V”而得名。
在此之前,在铸造生产过程中,铸型和型芯涂料多为人工涂刷,因此,往往难以控制,致使涂层的厚度不匀,甚至有写死角处无法刷到,不能保证铸件的尺寸精度。除此之外,工人的劳动强度较大,且易造成环境的污染。
另外,也有使用压罐喷涂机压力喷涂涂料,其方法为直接将气压加于液面。此方法安全隐患较大,容易引起安全事故;同时无法对喷量进行定量控制,不能确保喷涂的质量;此外,在液体比重较大时,难以通过气压将液体喷射出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稳定,提高喷涂质量的V法铸造用涂料喷涂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V法铸造用涂料喷涂机,包括: 气动驱动装置、连接于气动驱动装置的储料罐及气压泵,气压泵连接有吸喷料缸体;
储料罐与吸喷料缸体通过进料管连通,吸喷料缸体与进料管通过一单向阀连接;
吸喷料缸体还连接有喷料管,喷料管未与喷料缸体连接的一端设有喷头;
储料罐内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通过气动驱动装置驱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气动驱动装置通过两路气路管道分别连接于气压泵及储料罐上的搅拌装置,两路气路管道上均设有气路阀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喷料缸体与喷料管之间连接有过滤阀,喷料管设有喷料阀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另外设有一回料管,回料管一端连通于过滤阀,另一端连通于储料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吸喷料缸体腔体内设有吸喷料活塞,吸喷料活塞连接于气压泵;吸喷料缸体底端与进料管通过单向阀连通,进料管连通一进料通道,进料通道连通于储料罐,进料通道上设有进料阀门;吸喷料缸体与过滤阀连通;吸喷料缸体上端设有出气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料罐上端设有进料口,进料口成漏斗状,储料罐通过抱箍连接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搅拌叶伸入储料罐内。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料罐内进料口设有以过滤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储料罐低端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设有出料阀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另外还设有一清洗罐,清洗罐通过进液通道连通于进料管,进液通道设有进液阀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清洗罐上端设有进液口,进液口处设有进液口阀门,清洗罐底端设有出液口,出液口设有出液口阀门。
本发明的V法铸造用涂料喷涂机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V法铸造用涂料喷涂机,其压力稳定,同时适用于大比重的涂料,喷量可调,使涂层均匀,提高铸件的尺寸精度和质量。
2.本发明的V法铸造用涂料喷涂机,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使用安全、方便。
3.本发明的V法铸造用涂料喷涂机,设有清洗罐,便于清洗维护,有利于环保生产,提高了经济效益。
4.本发明的V法铸造用涂料喷涂机,可广泛使用于多种铸件合金及多种铸型、铸芯表面涂料的喷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V法铸造用涂料喷涂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图1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V法铸造用涂料喷涂机。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V法铸造用涂料喷涂机,包括:气动驱动装置1、连接于气动驱动装置1的储料罐2及气压泵3以及一清洗罐4。储料罐2内设有一搅拌装置101。
如图所示,气动驱动装置1通过两路气路管道分别连接于气压泵3及储料罐2上的搅拌装置101,两路气路管道上均设有气路阀门,连接于气压泵3的为第一气路管道11,第一气路管道11上设有第一气路阀门111;连接于搅拌装置101的为第二气路管道12,第二气路管道12上设有第二气路阀门112。通过气动驱动装置1驱动气压泵工作,通过气动驱动装置1驱动搅拌装置101旋转。
气压泵3下端连接有吸喷料缸体301。其结构为:吸喷料缸体301腔体内设有吸喷料活塞,吸喷料活塞连接于气压泵3,吸喷料缸体301上端设有出气孔,通过气压泵3驱动吸喷料活塞上下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凯富铸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凯富铸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376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绒面透明导电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