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啶氧菌酯与咪鲜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4354.5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8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纪立新;周波;耿荣伟;黄卫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38 | 分类号: | A01N47/38;A01P3/00;A01N43/40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啶氧菌酯 咪鲜胺 杀菌 组合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尤其是一种以啶氧菌酯和咪鲜胺为主要活性成分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化学名称:(E)-3-甲氧基-2-{2-[6-(三氟甲基)-2-吡啶氧甲基]苯基}丙烯酸甲酯,分子式:C18H16F3NO4。结构式如下:
作用机理与特点: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即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防治对14-脱甲基化酶抑制剂、苯甲酰胺类、三羧酰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抗性的菌株有效。啶氧菌酯一旦被叶片吸收,就会在木质部中移动,随水流在运输系统中流动;它也在叶片表面的气相中流动并随着从气相中吸收进入叶片后又在木质部中流动。由于啶氧菌酯的内吸活性和熏蒸活性,因而施药后,有效成分能有效再分配及充分传递,因此啶氧菌酯有非常好的治疗活性。摧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啶氧菌酯防治对象广谱、内吸性强,耐雨水冲刷。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果树和蔬菜的叶面病害如叶枯病、叶锈病、颖枯病、褐斑病、白粉病、黑星病、炭疽病、褐斑病等。
咪鲜胺(PROCHLORAZ),化学名称:N-丙基-N-[2-(2,4,6-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分子式:C15H16Cl3N3O2,化学结构式如下:
咪鲜胺属于咪唑类广谱杀菌剂,对多种作物由子囊菌和半知菌引起的病害具有明显的防效,也可以与大多数杀菌剂、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混用,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对大田作物、水果蔬菜、草皮及观赏植物上的多种病害具有治疗和铲除作用。尽管其不 具有内吸作用,但具有一定的传导性能,对水稻恶苗病,芒果炭疽病,柑橘青霉病及炭疽病和蒂腐病,香蕉炭疽病及冠腐病等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还可以用于水果采后处理,防治贮藏期病害。另外通过种子处理,对谷禾类许多种传和土传真茵病害有较好活性。单用时,对斑点病、霉腐病、立枯病、叶枯病、条斑病、胡麻叶斑病和颖枯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土壤中主要降解为易挥发的代谢产物,易被土壤颗粒吸附,不易被雨水冲刷,对土壤中的生物低毒,但对某些土壤中的真菌有抑制作用。
目前植物病菌的防治难度越来越大,一方面,随着种植结构的改变,瓜果、蔬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病害发生程度、发生数量均有所提高,在防治上难度加大;另一方面,病原菌的抗性在持续的药剂选择压力下逐年上升,单剂的防治效果大打折扣,植物病害防治面临着重大挑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适用范围广、成本低、效果好的含啶氧菌酯与咪鲜胺的植物杀菌组合物。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该杀菌组合物作为制备防治植物真菌病害药物的应用,尤其是该杀菌组合物作为制备防治白粉病、锈病、颍枯病、网斑病、恶苗病、炭疽病、疫病、褐斑病和叶斑病药物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下列措施来实现的:
一种含啶氧菌酯与咪鲜胺的杀菌组合物,所述的啶氧菌酯与咪鲜胺的重量比为1~90:1~90。
进一步,所述的啶氧菌酯与咪鲜胺的重量比为5~20:5~45。
更进一步,所述的啶氧菌酯和咪鲜胺的重量比为1~10:1~8。
本发明的杀菌组合物中啶氧菌酯和咪鲜胺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2~90%。
进一步,所述的啶氧菌酯和咪鲜胺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80%。
更进一步,所述的啶氧菌酯和咪鲜胺二者占组合物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50%。
所述的杀菌组合物以啶氧菌酯和咪鲜胺为主要有效成分和农药助剂、赋型剂配制成农药上允许的任意一种剂型。所述剂型是水分散粒剂、可湿性粉剂、湿拌种剂、乳油、悬浮剂、油悬剂、悬浮种衣剂、水乳剂或微乳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丰登农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43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