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参幼体的培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4671.7 | 申请日: | 2013-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5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黄磊;王虎;刘学迁;陈书秀;王青岩;曲善村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海融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23K1/00;A23K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卢新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参 幼体 培养 方法 | ||
1.一种海参幼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首先进行海参布苗和幼虫培育,当所述幼虫胚胎发育到小耳状幼体,消化道发育完全后,开始投喂拟微绿球藻干粉,酵母,EM菌的混合液饲料,投喂第5天末开始逐渐变为樽形幼体,投喂第8天海参幼体培养结束,进入稚参的培养阶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参幼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
首日投喂量为:培育池中的酵母浓度为0.3ppm,拟微绿球藻干粉浓度为0.2ppm,EM菌浓度为5ml/m3;
从第2天开始,日投喂量调整为:培育池中酵母与拟微绿球藻干粉0.4~0.8ppm,EM菌2~5ml/m3,其中,所述酵母与拟微绿球藻干粉的质量比为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参幼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投喂前镜检所述幼体的胃容物情况,当胃容物小于1/4胃体积时,在前一天投喂量基础上增加0.1-0.2g/m3的混合液饲料,胃容物大于1/3胃体积时,在前一天投喂量基础上减少0.1-0.2g/m3的混合液饲料;从开始投喂开始,到第3天所述幼体进入中耳幼体阶段,第4天进入大耳状幼体阶段,5对球状体逐渐出全,五触手原基辐水管原基开始分化,第5天末开始逐渐变为樽形幼体,第6天镜检幼虫有10%-30%樽形幼虫时,用200目筛绢网箱换水50%,投放附着基;第8天海参幼虫结束浮游生活,附着,变态为稚参,改投喂稚参开口饵料,进入稚参的培养阶段,海参幼体培养阶段结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参幼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投喂过程中,第1-5天每天投喂一次;在第2-5天投喂前镜检所述幼体的胃容物情况并调整投喂量,第6天和第7天的投喂量同第5天的投喂量,每天投喂两次,两次间隔12h,每次投喂日投喂量的一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海参幼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EM菌包括牙孢杆菌群和乳酸菌群,活菌数为100亿/ml。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海参幼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投喂前,将所述酵母用养殖用洁净海水浸泡10分钟,然后与所述拟微绿球藻干粉一起用200目以上筛绢网过滤,再加入EM菌混合均匀。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海参幼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拟微绿球藻干粉是采用新鲜的拟微绿球藻依次经过喷雾干燥和机械破壁处理后得到的。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或4所述的海参幼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虫培育水温为20~27℃,初期培育密度小于1个/ml大于3个/ml,在对幼虫布苗时加入1/3培育池体积量的海水,从第一天投喂开始每天加入1/6所述培育池体积的新鲜海水,至加满所述培育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参幼体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幼虫培育水温为22~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海融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烟台海融电力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4671.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