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工业用回转窑的液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6717.9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1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民;闫庆德;徐靖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F27B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汪旭东 |
地址: | 21003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工业 回转 液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工业用回转窑的液压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工业应用中(如回转窑液压挡轮),液压缸与负载设备之间只靠活塞杆端部的半球来调节接触面积,使液压缸与负载设备受力均匀,减小振动。但是由于加工误差和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磨损的存在,负载设备会偏离正常的工作位置,使活塞杆在运行过程中受到力矩的作用。这种力矩使得活塞与缸筒、活塞杆与缸盖之间产生不均匀磨损,这样使液压缸产生内泄而造成压力不稳,对设备不断地形成冲击,使系统产生振动,造成回转轴承或其它零部件的损坏,严重者会导致停产,给企业带来巨大损失。
发明内容
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工业用回转窑的液压装置,本发明设计了一种调心结构,可以自动消除因设备偏离产生的有害力矩,保护液压缸系统,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工业用回转窑的液压装置,包括:负载设备,活塞杆,调心结构;
所述的调心结构包括半球体,球座,减磨垫片,预紧弹簧,限位环;
所述的球座和负载设备固定连接;
所述的活塞杆和半球体组成平面副,负载设备在竖向、横向方向发生位移后,平面副产生相对滑动,从而释放竖向、横向方向的分力,使活塞杆在竖向、横向方向上处于自由状态;
所述的半球体和球座组成球面副,负载设备发生翻转带动半球体在球座内自由旋转,调节活塞杆与负载设备的接触面积;
所述的活塞杆和半球体之间设置减磨垫片,减磨垫片与半球体或活塞杆固定连接,减磨垫片可由聚四氟乙烯、不锈钢、耐磨钢等材料制作;
所述的半球体外侧设有限位环,限位环与球座固定连接,包裹在活塞杆、半球体外侧,限位环和活塞杆、限位环和半球体之间均留有空隙;
所述的限位环和半球体之间设有预紧弹簧,预紧弹簧一端在限位环上,另一端直接或者通过减磨垫片压在半球体上,使得半球体与球座形成良好的接触面。
有益效果:
1、通过平面副和球面副的组合使用,调心结构能有效解决因液压装置与负载设备受力不共线而产生的问题,避免活塞与缸筒、活塞杆与缸盖之间形成不均匀磨损,提高密封圈的可靠性,保持液压缸的压力稳定,有效减轻设备振动,提高设备的运转率。
2、减磨垫片大大减小平面副的摩擦力,并且易于更换使用。
3、限位环一是对半球体形成机械限位,防止半球体偏摆过度而脱出球座;二是给预紧弹簧提供一个支撑面。
4、预紧弹簧在初始安装时,使半球体与球座能够自由形成良好的接触面。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发明的一种适用于工业用回转窑的液压装置剖面图;
图2 为本发明图1中调心结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适用于工业用回转窑的液压装置,包括:负载设备3,活塞杆1,调心结构2;
所述的调心结构2包括半球体2-4,球座2-5,减磨垫片2-3,预紧弹簧2-2,限位环2-1;
所述的球座2-5和负载设备3固定连接;
所述的活塞杆1和半球体2-4组成平面副,负载设备3在竖向、横向方向发生位移后,平面副产生相对滑动,从而释放竖向、横向方向的分力,使活塞杆1在竖向、横向方向上处于自由状态;
所述的半球体2-4和球座2-5组成球面副,负载设备3发生翻转带动半球体2-4在球座2-5内自由旋转,调节活塞杆1与负载设备3的接触面积;
所述的活塞杆1和半球体2-4之间设置减磨垫片2-3,减磨垫片2-3与半球体2-4或活塞杆1固定连接,减磨垫片2-3可由聚四氟乙烯、不锈钢、耐磨钢等材料制作;
所述的半球体2-4外侧设有限位环2-1,限位环2-1与球座2-5固定连接,包裹在活塞杆1、半球体2-4外侧,限位环2-1和活塞杆1、限位环2-1和半球体2-4之间均留有空隙;
所述的限位环2-1和半球体2-4之间设有预紧弹簧2-2,预紧弹簧2-2一端在限位环2-1上,另一端直接或者通过减磨垫片2-3压在半球体2-4上,使得半球体2-4与球座2-5形成良好的接触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67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