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标准试验发动机壳体装配的检测工装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6927.8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5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郭蓓;惠亚军;梁艳华;丁艳茹;王涛;曾勇;刘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航天化学动力厂 |
主分类号: | G01B5/00 | 分类号: | G01B5/00;G01B5/24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慕安荣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标准 试验 发动机 壳体 装配 检测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固体火箭标准试验发动机壳体与芯模装配到位的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室燃速的性能表征需要随机所带标注试验发动机进行测试。该标准试验发动机由壳体、芯模构成,壳体芯模装配配合形成浇注腔,壳体的一端留出浇注口,见图2。由于壳体与芯模是紧配合,没有锁紧装置,装配过程中容易出现装配不到位,造成质量隐患。为了避免装配不到位,操作人员发明一种固体火箭标准试验发动机壳体与芯模装配到位的检测工装。
现有的技术:此标准试验发动机的壳体为通孔,内径相同,壳体头尾靠壳体内部台阶高低区分,上、下台阶靠人员操作经验区分,装配时,将壳体头部装配到芯模上,壳体、芯模接触面为圆形,可能出现壳体装配过程中壳体倾斜或者时壳体头尾装反,而操作人员肉眼无法判别,浇注结束后出现局部漏药,型面不满足工艺要求而带来的一系列安全、质量隐患。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标准试验发动机壳体装配不到位的隐患,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标准试验发动机壳体装配的检测工装。
本发明所述检测工装为圆盘状,该检测工装的外径与壳体的外径相同。所述检测工装下表面为与发动机壳体配合的定位面。在检测工装上表面中心有加强板。
在所述定位面的外边缘有轴向凸出的定位台。该定位台的外径与位于壳体端面的止口的内径相同。该定位台为圆环形。
在检测工装定位面中心有圆形凹槽,该凹槽的直径与芯模直筒段的外径相同。在所述该检测工装下表面圆形凹槽的中心有通孔,该通孔与芯模顶端的定位杆配合。
本发明所述的工装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发动机装配结束后,通过该工装检测标准试验发动机壳体装配是否到位。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准确的对发动机壳体装配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使用本发明对发动机装配进行检测的示意图。
1.芯模;2.壳体;3.推进剂;4.检测工装。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是一种用于检测标准试验发动机壳体装配到位的工装。
所述检测工装为圆盘状,该检测工装的外径与壳体2的外径相同。所述检测工装下表面为与发动机壳体配合的定位面。
在所述定位面的外边缘有轴向凸出的定位台。该定位台的外径与位于壳体2端面的止口的内径相同。该定位台为圆环形。
在检测工装定位面中心有圆形凹槽,该凹槽的直径与芯模1直筒段的外径相同。在所述该检测工装下表面圆形凹槽的中心有通孔,该通孔与芯模1顶端的定位杆配合。
检测时,将所述检测工装安放在发动机壳体机口的端面上,并使所述检测工装上的定位台嵌装入发动机壳体内与发动机壳体端面的止口配合,使检测工装定位面的圆形凹槽卡装在芯模1直筒段端面上。当所述检测工装安放好后,若检测工装的定位面与发动机壳体端面配合紧密,则表示该发动机壳体未发生倾斜,并且该发动机壳体的装配方向正确。
本发明实现燃烧室动态燃速预示表征用标准试验发动机的装配到位检测装置,安装、拆卸方便简单,克服标准试验发动机壳体装配不到位的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航天化学动力厂,未经西安航天化学动力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69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