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振动布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7041.5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88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罗建文;罗海生;陈立;黄海键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开元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28 | 分类号: | B65D88/28;B65D88/66;B65G4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魏晓波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振动 布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振动布料装置。
背景技术
煤的自动制样是当前的发展方向。一般煤样经过破碎、混合、缩分、干燥、制粉等过程,最终制成粒度小于0.2mm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制样过程分为制13mm样—制6mm样—制3mm样—制0.2mm样,这几个阶段。全部制样过程无人操作,自动完成,即自动制样。
煤样制粉专指从3mm样到0.2mm样的制样过程。0.2mm样呈粉末状,粘附性强,极易吸附在制粉机的表层。含水高的粉样无法从吸附表面清除,导致联系自动制样过程中,前后煤样混合,制样失败。因此在煤样制粉前,必须对3mm样做干燥处理,这是连续自动制样的一个关键点。
在试样制样过程中,需要将试样进行烘干,而烘干之前需要对煤粉进行布料,为此多选用目前市场上的振动布料装置,其振动器安装于布料装置的底部,布料斗为一水平或稍往下倾伸长的槽形料斗。试样通过漏斗落在槽形料斗上后,利用振动器的振动力,使试样均匀从槽形料斗的开口端自由落下,落下的煤粉形状不规则,厚度不均匀,不利于试样的烘干。
综上所述,如何提高煤粉布料过程中的均匀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振动布料装置,以实现提高煤粉布料过程中的均匀性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振动布料装置,包括料斗,所述料斗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料斗内部设置有第一均分器,所述第一均分器包括自所述进料口向所述出料口的边缘倾斜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档板。
优选地,上述振动布料装置中,所述第一档板和所述第二档板对称布置。
优选地,上述振动布料装置中,所述第一均分器的出料端还设置有第二均分器,所述第二均分器与所述第一均分器之间预留有落料口,所述第二均分器包括自所述落料口向所述出料口的边缘倾斜的第三档板和自所述落料口向所述料斗中心倾斜的第四档板。
优选地,上述振动布料装置中,所述出料口处还设置有调节板。
优选地,上述振动布料装置中,所述调节板与所述料斗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上述振动布料装置中,所述调节板上设置有长条孔,所述调节板通过设置在所述长条孔内的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料斗上。
从上述技术方案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振动布料装置,包括料斗,所述料斗包括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料斗内部设置有第一均分器,所述第一均分器包括自所述进料口向所述出料口的边缘倾斜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档板。
煤粉由进料口进入到料斗内部,在第一均分器的作用下,煤粉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分别沿着第一档板和第二档板向料斗的两边滑落,使得煤粉具有向出料口分布趋势。较之于现有技术中振动布料装置,能够使煤粉向出料口的边缘移动,使得之前主要分布在中部的试样有效的向两端分开,从而使得最终煤粉布料的厚度不均匀,形状更为规则,从而利于试样的烘干。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振动布料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振动布料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振动布料装置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另一种振动布料装置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4中:
1为料斗、11为进料口、12为出料口、2为第一均分器、21为第一档板、22为第二档板、3为第二均分器、31为第三档板、32为第四档板、4为调节板、41为长条孔、42为紧固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开元仪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沙开元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704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