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合物复合无机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7195.4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0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沈业青;李辉;刘加威;朱昌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28/06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张小虹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复合 无机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聚合物复合无机胶凝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毛细吸收法,使聚合物均匀分散在无机胶凝材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堆积成型:
将无机胶凝材料或无机胶凝材料和辅助材料,干拌、均匀混合,在模具中堆积,加压成型,得到绝干成分堆积结构;
B、制备液相:
若为水溶性聚合物单体直接用水溶解,备用;
若为非水溶性聚合物单体,用表面活性剂将聚合物单体与水实现分散,制备聚合物单体-水乳液,备用;
C、制备聚合物复合无机胶凝材料:
通过毛细吸收法制备聚合物复合无机胶凝材料;
D、养护:
将上述步骤C制备的材料连同模具置于密封的环境中养护8~24h,然后与其所吸收的聚合物单体一起移入容器中养护,1~3天后脱去模具,然后放置在盛有大量与上述相同的聚合物单体的容器中养护1~28天,得到聚合物复合无机胶凝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辅助材料是辅助性胶凝材料、粗集料、细集料、粉状惰性材料、钢筋或钢纤维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加压范围为5~50MPa,所述得到的绝干成分堆积结构中,无机胶凝材料的重量百分含量为10%~10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制备的液相中聚合物单体重量百分含量在20%~80%,制备聚合物单体-水乳液所用表面活性剂的重量是所用水重量的0.01%~0.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所用无 机胶凝材料与聚合物单体重量比为1~30:1。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吸收法包括底端毛细吸收法和顶端毛细吸收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端毛细吸收法的步骤为:
将步骤A制备的绝干成分堆积结构连同模具移入步骤B制备的液相中,上述过程中保持堆积结构顶端无任何物品覆盖,液相在绝干成分堆积结构毛细吸收作用下均匀分散于堆积结构体。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端毛细吸收法的步骤为:
将截面积与绝干成分堆积结构相同的孔隙适中的海绵,覆盖于步骤A制备的堆积结构顶端,将步骤B制备的液相缓慢倾倒于覆盖物海绵上,渗入绝干成分堆积结构,继续引入液相,上述过程中要在绝干成分堆积结构底端支垫疏松的滤纸或滤布,液相在绝干成分堆积结构毛细吸收作用下均匀分散于堆积结构体。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续引入液相使用的是孔隙比绝干成分堆积结构毛细孔大的滤纸、滤布或与覆盖物相同的海绵。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海绵在饱水后孔隙水不能在重力作用下滴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719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冲击间隔注浆锚索及其使用方法
- 下一篇:施工升降机电缆防拉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