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简易PM2.5探测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08518.1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568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9 |
发明(设计)人: | 周涛;林达平;杨旭;汝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6 | 分类号: | 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刘冬梅 |
地址: | 10220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简易 pm2 探测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和环境保护领域,特别涉及用于对颗粒物进行检测的一种简易PM2.5探测仪装置。
背景技术
颗粒物的成分很复杂,颗粒物的来源主要有自然源和人为源两种,人为源产生的颗粒物具有很大的危害性。
自然源包括土壤扬尘(含有氧化物矿物和其他成分)、海盐(颗粒物的第二大来源,其组成与海水的成分类似)、植物花粉、孢子、细菌等。自然界中的灾害事件,如火山爆发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火山灰,森林大火或裸露的煤原大火及尘暴事件都会将大量细颗粒物输送到大气层中。
人为源包括固定源和流动源。固定源包括各种燃料燃烧源,如发电、冶金、石油、化学、纺织印染等各种工业过程、供热、烹调过程中燃煤与燃气或燃油排放的烟尘。流动源主要是各类交通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燃料时向大气中排放的尾气。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PM2.5粒径小,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被称为大气污染的元凶。
近年来,由于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以及天气因素,导致每年我国各大城市都不同程度遭受雾霾污染,PM2.5对环境的污染已经成为国内外的关注热点和迫切要解决的问题。由于PM2.5不被人体粘膜阻隔,会直接吸收到人体肺部,对人体造 成了巨大的危害,甚至会影响人的寿命。2012年2月,国务院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了PM2.5监测指标。截至2012年12月,全国已有195个站点完成PM2.5仪器安装调试并试运行,有138个站点开始正式PM2.5监测并发布数据。2013年2月19日环保部出台《环境空气细颗粒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征求意见稿,政策要点,特别强调了对于工业源(火电厂、钢铁厂等)建议采用高效除尘技术。
目前,PM2.5监测站测量PM2.5浓度时使用的方法一般为重量法、微量振荡天平法以及Beta射线法。其中,重量法测量PM2.5浓度时需要精密的称量装置;微量振荡天平法测量浓度时需要通过精密系统来得到振荡频率变化;Beta射线法测量浓度时更是需要β射线源。这些因素都导致现有的PM2.5探测仪设备巨大且笨重,不适合随身携带。另外,由于目前PM2.5探测站点较少,不能对各个地方的PM2.5浓度值进行监测。
现有专利中记载的相关颗粒物探测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020209294.6中所公开的一种激光粉尘颗粒物测量装置及其测量系统,这类系统通过激光检测颗粒物的浓度,这类装置应用不便,不便于携带,并且其结构复杂,不便于维护。
现有专利中记载的相关颗粒物探测装置,如中国专利申请CN201020137634.9中所公开的一种空气颗粒检测手机,该类手机虽然具有体积小、应用灵活等特点,然而这类手机需要以手机为基础,其结构复杂,制作成本高,同时为维护工作带来了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对现有的颗粒物测量装置进行研究和分析,以便研制出具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和应用灵活的一种简易PM2.5探测仪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人进行了锐意研究,结果发现:设置探测仪机构和与探测仪机构配合使用的反射镜面;其中,探测仪机构包括:外壳、用于发射激光信号、接收反射镜面反射的激光信号并将接收的激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激光发生和接收模块、用于对激光发生和接收模块传递的电信号进行处理的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显示最终处理结果的显示模块和用于为该探测机构提供电源的电源。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以下方面:
(1)一种简易PM2.5探测仪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探测仪机构和用于对探测仪机构发出的激光进行反射的反射镜面10;
其中,探测仪机构包括:
外壳12;
激光发生和接收模块1,其用以向反射镜面10发射激光信号并接收由反射镜面10反射的激光信号,激光发生和接收模块1将接收的激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激光发生和接收模块1包括:
激光发生部2,其穿过靠近外壳顶端一侧的外壁,激光发生部2的一端设置于外壳内部,激光发生部2的另一端设置于外壳的外部,激光发生部2用于向反射镜面发射激光信号,
光学系统3,其设置于外壳的外壁上,光学系统3用于接收由反射镜面反射的激光信号,和
光学传感系统4,其设置于外壳内部,其用于将光学系统3接收的激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8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牺牲混凝土熔蚀速率测量方法
- 下一篇:铁磁材料居里温度的测试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