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冷双刃钻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08913.X | 申请日: | 2013-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1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朱胜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雨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51/06 | 分类号: | B23B51/06;B23B51/00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 |
地址: | 21414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的一种内冷双刃钻。
背景技术
钻头是用以在实体材料上钻削出通孔或盲孔,并能对已有的孔扩孔的刀具,常用的钻头主要结构组成包括锥面及圆杆,在圆杆上开设双绞螺旋式的排屑槽,开槽后圆杆的剩余部分的前棱边即为切削刃,切削刃与排屑槽均为双绞螺旋式结构,通过切削刃对零件进行切削加工,碎屑从排屑槽内排出,同时对钻头的排屑槽喷射冷却液以对钻头进行冷却降温。这种结构的钻头,其开设的排屑槽为螺旋式,即要排屑又要流通冷却液,排屑槽的尺寸不能设计得过小,因此相对地钻头的最小直径一般都非常小,在加工时时常发生钻头被折断的意外,特别是小尺寸的钻头,发生折断的几率就更高,在这种情形下只能更换新的钻头才能进行加工,比较浪费时间。因此现有的钻头存在结构不可靠的缺点,既影响了操作人员的心情,也降低了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内冷双刃钻,它具有结构更加可靠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冷双刃钻,包括钻柄、钻杆及钻头,所述钻头包括锥部及圆杆部,所述钻头上开设有沿其轴向设置并贯穿整个钻头的直槽,所述直槽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直槽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钻头的锥部、圆杆部相交处的二个棱边为二道刃口;还包括设置于所述钻柄、钻杆及钻头内部并且依次贯穿所述钻柄、钻杆及钻头的冷却孔。
优选地,所述直槽的扇形圆心角为90°~180°。
优选地,所述直槽的扇形圆心角为120°。
优选地,所述冷却孔包括单孔段与双孔段,所述单孔段位于所述钻柄内,所述双孔段位于所述钻头内,所述双孔段在钻杆内交叉汇合并连通所述单孔段。
优选地,所述单孔段位于所述钻柄端面部分设置有内螺纹。
优选地,所述钻杆的直径等于所述钻头圆杆部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钻头,通过在所述钻头上开设直槽,直槽的横截面为扇形,直槽的两侧分别与所述钻头的锥部、圆杆部相交,相交的二个棱边即构成钻头的二道刃口,直槽作为排屑槽,因此本发明的钻头最小径向尺寸等于钻头圆杆部的半径,而最大径向尺寸等于圆杆部的直径,相较于普通螺旋式钻头具备尺寸厚实的优势,不容易折断,结构上更加可靠,不需要频繁因钻头折断而需要进行更换,节省额外的时间可以用于有效作业;本发明相比于现有螺旋式钻头,因作为排屑槽的直槽位于钻头的一侧,直接采用直槽作为冷却通道时不能对整个钻头进行冷却,会造成冷却不均的缺点,增加了钻头内部的冷热应力,因此通过在钻头内部开设冷却孔以对钻头进行冷却,避免了因提升钻头结构可靠性而带来的冷却缺陷。因此本发明的内冷双刃钻不仅具备现有螺旋式钻头的全部优点,还通过可靠的结构设计使其具备较高的抗折断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中:
10、钻柄 20、钻杆 30、钻头
31、锥部 32、圆杆部 33、直槽
34、刃口 40、冷却孔 41、单孔段
42、双孔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雨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雨田精密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089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