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沉降缝处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1035.7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90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伍亮;唐潇俊;张欣;程冬华;李焕星;程书海;胡朝光;王杰;刘凯;郑哲;孙艳;丁松飞;刘辉;徐志明;唐茂强;章启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5/02 | 分类号: | E04F15/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新苏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2221 | 代理人: | 许鸣石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沉降 处理 结构 | ||
1.一种沉降缝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螺纹支撑杆(1)、底座(2)、钢球(3)、与钢球吻合的半球形装置(4)、底板(5)、石材(6),所述螺纹支撑杆(1)与底座(2)组合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钢球(3)通过内牙丝与螺纹支撑杆(1)连接作为可调节高度的支撑装置;所述半球形装置(4)固定在底板(5)下的与钢球(3)对应位置,石材(6)粘贴在底板(5)上,石材(6)边界设置有边缝(7),半球形装置(4)与钢球(3)对应配置组成完整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缝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缝(7)通过密封胶密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沉降缝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缝(7)通过型材收口条(81)收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沉降缝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缝(7)通过不锈钢收口条(82)收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沉降缝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边缝(7)为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缝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5)为高强度底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降缝处理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支撑杆(1)为全牙实心丝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103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