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黑莓鞣花酸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3735.X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4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马丽;赵慧芳;吴文龙;李维林;姚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93/06 | 分类号: | C07D493/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黑莓 鞣花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黑莓果渣为原料制备鞣花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鞣花酸(ellagic acid)是没食子酸的二聚衍生物,属于多酚类化合物,存在于多种植物的果实中。近几年,鞣花酸因其具有显著的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抗菌、增强免疫生理活性而受到人们的关注。
黑莓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原产于北美,在欧洲许多国家都有广泛而悠久的栽培历史,我国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引进栽培,其浆果味道独特,花色苷和鞣花酸含量较高,具有较好的口味和较高的营养价值,已成为流行的一种集营养与保健于一身的水果。市面上已有黑莓酸奶、黑莓酒、黑莓饮料等产品出售。黑莓果渣是生产黑莓果酒、黑莓果汁等加工产品的废弃物。本发明从黑莓果渣中提取、纯化具有生物活性的鞣花酸,变废为宝,提升了黑莓的综合利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从黑莓果渣中提取鞣花酸的方法,主要步骤包括提取、纯化、干燥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黑莓果渣经用碱溶液调节pH至11~13后加入1~3倍体积的40~80%的醇超声提取1小时或浸提12~24小时,提取液过滤,滤液回收溶剂至无醇味,调节pH至2.5~3.5,4℃下冷藏过夜,离心沉淀;上清液上聚酰胺树脂,分别用水、碱水洗脱,碱水洗脱液再次调节pH至3.0~3.5酸化,4℃下冷藏24~48小时取沉淀,合并两次酸化所得沉淀为鞣花酸粗提物。将鞣花酸粗提物用一定量pH11~13碱水溶解后,除去不溶的杂质,再用酸调节pH至2.5~3.5,4℃下冷藏24~48小时,离心取沉淀,得到精制的鞣花酸。所得鞣花酸产品经HPLC测定,纯度≥60%。
所述的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氨水。
所述的酸为:盐酸或硫酸、乙酸、甲酸、磷酸。
所述的醇为:甲醇或乙醇。
所述的聚酰胺树脂为:30~60目或60~100目、100~200目。
本发明的优点是,所提供的黑莓果渣鞣花酸制备方法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有机溶剂提取:将28.6kg黑莓鲜果渣,加到28.6L浓度为40%的乙醇水(含氢氧化钠1.8%)的溶液中,搅拌均匀后常温下浸提24小时,200目纱布过滤后,得鞣质粗提液26.5kg,经测定粗提液pH值为11。粗提液经碟式离心机14000rpm离心后除去沉淀备用。
(2)酸化:将步骤(1)得到的粗提液液,用硫酸调节pH值至3.0,4℃下冷臧48小时。
(3)固液分离:将步骤(2)得到的混悬液,4000rpm离心5min,将上清液倾出,收集膏状沉淀1478g。
(4)上清液处理:将倾出的上清液加入到预先处理好的60~100目聚酰胺树脂中,柱直径7.5,树脂体积3.09L,先后用水洗脱除去杂质,再用质量百分浓度1.5%的氨水进行洗脱,收集氨水洗脱液,用浓硫酸调节pH值至2.9,4℃下冷藏24小时,将酸化后的混悬液4000rpm离心5min,将上清液倾出,收集膏状沉淀128g。
(5)鞣花酸的精制:将两次得到的沉淀,用pH13氢氧化钠水溶液溶解后,除去不溶的杂质,再用浓硫酸调节pH至3.0,4℃下冷藏24小时,4000rpm离心5min,将上清液倾出,收集沉淀。冷冻干燥所得到的沉淀125g,即为精制黑莓鞣花酸。经HPLC检测,纯度为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未经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373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凿岩机手柄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含马来酰亚胺双酚A型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