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氧化钒纳米多孔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514118.1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61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许东芳;屈钰琦;刘志甫;李永祥;何其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25B1/00 | 分类号: | C25B1/00;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02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氧化 纳米 多孔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学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钒纳米多孔状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钒具有优异的热致相变特性,其相变温度为68℃。随着温度变化它会发生半导体相与金属相的相互转变,同时伴随光学、电学、磁学等性能的改变。二氧化钒应用其独特的性能,主要是以薄膜的形式存在,而将薄膜进行多孔化的可控构筑,则可以充分提高它的容积率,增大其比表面积,从而适用于制备透光性更好地热致变色薄膜,也可以应用于储能材料领域,可用于制备气敏元件、锂电池阴极材料等。与化学组分相同的致密膜层相比,多孔状结构薄膜具有更为优异的性能。
制备多孔状薄膜通常采用水热法,溶胶-凝胶法等。应用水热法的制备工艺,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2071409B),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585552A)等。应用溶胶-凝胶法进行制备,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099893A),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099893A)等。其中,溶胶-凝胶法工艺较为成熟,其制备过程通常采用模板剂来辅助实现。溶胶-凝胶法的突出特点在于薄膜物质的化学组成计量比容易控制,而且不需要特殊的大型仪器设备。但是应用这种方法,在制备过程中步骤复杂,工艺流程较长,在凝胶阶段需要进行热处理,而热处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制品的开裂。应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多孔薄膜的过程中还需要添加模板剂,因此后续需要高温焙烧来脱除模板,但是在脱模过程中容易产生杂质的残留,进而导致薄膜性能的恶化,而且模板剂多为有机试剂,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危害,同时也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升高。
因此,为了克服二氧化钒纳米多孔薄膜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不足,需要探索一种更简便、高效的工艺方法。应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使离子从电解液中输送到电极表面并放电,结晶过程电位越高,则晶核的形成几率越大,因此通过调整电压或电流强度等因素,可以实现对薄膜组成的控制。同时,通过对沉积电量的调节,还可以实现对薄膜厚度和表面形貌的有效地控制,避免了使用有机溶剂作为模板。应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还可以实现大面积成膜,而且适用于不同尺寸与规格的基板,有利于应用到批量化生产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二氧化钒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制备出二氧化钒纳米多孔状薄膜,并充分提高以其制备的热致变色智能窗的透光率,以及将其更好地应用于储能领域。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二氧化钒纳米多孔状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前处理:将导电基板洗净并烘干;
(2)沉积成膜:将导电基板置于二氧化钒镀膜电解液中,与电极以间距为1-10cm距离平行放置,基板与电极间加载0.1-10V电压,通电1-100分钟;
(3)后处理:沉积结束后,在20-150℃温度下将薄膜烘干20-60分钟,最终得到二氧化钒纳米多孔状薄膜。
步骤(1)中,导电基板包括导电玻璃、铂片、银片、铜片、铝片、锌片、导电聚合物等。
所述二氧化钒镀膜电解液以钒的四价化合物为溶质,醇类与去离子水按体积比0:1-10:1的混合液为溶剂,按照溶质摩尔浓度为0.001-10mol/L将溶质与溶剂搅拌20-60分钟,超声分散20-60分钟,用pH调节剂调节pH至2.7-3.0,陈化48~96小时,得到镀膜电解液。
所述醇类选自甲醇、乙醇、异丙醇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所述钒的四价化合物选自硫酸氧钒、硫化钒、四氯化钒、二氯氧化钒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pH调节剂所用酸为盐酸,乙酸等中的至少一种;所用碱为NaOH,氨水等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工艺所得二氧化钒薄膜为纳米多孔状结构,且微孔由三维网络形成,孔径50~200nm。
与现有制备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可在不同形貌、规格的导电衬底上直接沉积制备出形貌可控的二氧化钒薄膜,所得薄膜为多孔状结构,孔洞均匀,成膜致密,有效地提升了薄膜材料的容积率,极大的提高了比表面积,从而使其适用于制备透光性更好地热致变色薄膜,也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储能材料领域。本发明工艺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可以实现大面积成膜,适用于不同规格、形貌的基板,适合广泛推广与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所得到的二氧化钒纳米多孔状薄膜的XRD谱图。
图2为实施例1所得到的二氧化钒纳米多孔状薄膜的FESEM谱图。
图3为实施例1所得到的二氧化钒纳米多孔状薄膜的EDS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师范大学,未经上海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41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皮肤汗腺式渗液汽化散热器
- 下一篇:一种鼓风带式烧结机及其生产烧结矿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