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温针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4206.1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6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庄君贤;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君贤;袁荣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A61H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温针仪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电温针仪。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针灸疗法。该疗法的具体过程为:取毫针刺入人体穴位,在毫针留针过程中,距离皮肤2-3cm处的毫针的针柄上套一段约2cm长的艾柱,在近皮肤端点燃,借助艾柱燃烧的热力通过毫针将热力传入穴位,经穴位直达深部组织给予温热性刺激,达到温通经络、散寒止痛之治疗作用,同时发挥针刺和艾灸防治疾病的作用。
然而,温针灸治疗过程中艾柱燃烧时烟雾浓烈,使所在的治疗室充满烟雾,污染治疗室的空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电温针仪,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温针仪,包括电发热装置和用于与针柄固定的导热件;所述电发热装置与所述导热件连接,用于将所述电发热装置产生的热能通过所述导热件传递至针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温针仪,与现有技术中使用艾柱燃烧易污染空气和环境相比,其包括电发热装置和导热件。其中使用该电温针仪为毫针提供热能时,导热件与毫针的针柄固定,电发热装置产生的热能通过导热件传递至针柄。即使用该电温针仪进行温针灸时,无需燃烧艾柱为毫针供热,无明火,不会产生烟雾和艾灰,不会污染治疗室的空气和环境,不易引发皮肤烫伤和衣物烧损。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温针仪的导热件为帽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温针仪的导热件为夹子状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温针仪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温针仪,包括电发热装置104和用于与针柄固定的导热件102;电发热装置104与导热件102连接,用于将电发热装置104产生的热能通过导热件102传递至针柄10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温针仪,与现有技术中使用艾柱燃烧的有明火、有烟有灰易烫伤烧损、污染空气和环境相比,其包括电发热装置104和导热件102。其中使用该电温针仪为毫针提供热能时,导热件102与毫针的针柄101固定,电发热装置产生的热能通过导热件传递至针柄。即使用该电温针仪进行温针灸时,无需燃烧艾柱为毫针供热,无明火,不会产生烟雾和艾灰,不会污染治疗室的空气和环境,不易引发烫伤烧损。
本发明的电温针仪的一种实施方式具体为,电发热装置为聚酰亚胺金属电热膜;如图2所示,导热件102由电发热装置制作成夹子状。其中聚酰亚胺金属电热膜是由金属箔制成各种电阻线路,然后封在两层绝缘簿片之间形成的电热元件。它是面状发热,热效率高,节能省电,升温快,热惯小。材质柔软,能使非平面的物体均匀受热。使用温度高,可达300度。使用寿命长,寿命为传统电热丝加热元件的10倍。无明火,安全可靠。温度控制精确,热惯小。抗腐蚀性能强,可设计成各种形状的电热膜,不受使用电压和温度的限制。将该聚酰亚胺金属电热膜制作成夹子状,则导热件只需夹持针柄即可,夹持简单可靠,提高温针灸的操作便捷性。
另外,本发明的电温针仪的第二种实施方式具体为,该电发热装置为具有自身温度控制的PTC(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自动温控电热膜。当PTC自动温控电热膜通电后,随着其温度的上升,通电电流会逐步下降,一定时间后,达到稳定状态。这种特性是通过电热膜中碳粉的传导粒子数量的变化来实现的,当温度升高时,碳粉中传导粒子数量减少,碳粉导体的电阻值增加,则电流下降,发热功率也趋于减小,这在电热膜使用的初始阶段变化比较明显,当室内温度达到较为稳定时,电热膜通过电流和发热功率也趋于稳定。如果有某种原因造成室内温度下降较大时,电热膜温度也相应降低,这时碳粉中传导粒子数量就会增加,则通电电流就会增加,电热膜发热功率就会上升,发热量随之增加。该PTC自动温控电热膜具有以下好处,一是升温快,由于初始发热功率较大,使室内温度较低时的初始加热时间大大缩短;二是安全性高,可避免被覆盖区域不正常的温度的持续上升,当某块电热膜区域有家具或人体覆盖或窗下阳光直射时,电热膜感受到温度持续上升的趋势,则降低电流和发热功率。一般电热膜,温度上升不能得到全面控制,是比较危险的;三是节能性,电流随温度变化的自控性,使耗电量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带来省电节能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君贤;袁荣,未经庄君贤;袁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42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