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球高速弹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5789.X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87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阳;金士良;王俊杰;潘绍斌;王薇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8 | 分类号: | G01M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速 弹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球高速弹射装置,尤其是涉及对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抗冲击性能测试的钢球高速弹射装置。
技术背景
防护眼镜是一种起特殊作用的眼镜,使用的场合不同需求的眼镜也不同。防护眼镜作用主要是防护眼睛和面部免受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等电磁波的辐射,粉尘、烟尘、金属和砂石碎屑以及化学溶液溅射的损伤。所以防护面罩、防护眼镜或其他玻璃制品,是通过常需进行冲击测试。现有技术中有采用吊挂钢球或坠落钢球进行冲击试验,其钢球冲击速度难以精确调整和精确测量。如果要实现高速冲击试验,以上方法更难以实现。
防护面罩或防护眼镜抗冲击性能测试中,必须要有一种能实现钢球速度精准控制的装置,使得测试准确可靠,所以设计一个能实现以上功能的钢球高速弹射装置很有必要。现有的测试装置结构简单、钢球发射速度不可控制。随着仪器的多功能性及柔性化,同时考虑到人性化,以上的这些矛盾也越来越明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钢球高速弹射装置不足,提供一种结构性良好、操作简单方便、可精确设定钢球弹射速度的钢球高速弹射装置。本发明通过电机的转动带动钢球运动,通过总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转速,当钢球速度达到要求速度时使钢球沿一定轨道射出,从而可实现钢球高速弹射速度可调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钢球高速弹射装置,包括壳体、操作键盘与显示器、连接脚、转道、出口、滑动挡板、拉杆、挡板推拉装置、电机、总控制器、电磁铁套筒、钢球、转柄和转道盖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操作键盘和显示器固接在壳体外,电机通过螺栓安装在壳体内部,电机轴从壳体内部伸出,且电机轴与转柄固接在一起。电磁铁套筒与转柄的另一头固接,钢球放在电磁铁套筒内,在电磁铁套筒通电后钢球与套筒底部吸在一起,防止钢球与电磁铁套筒分离,电磁铁套筒在转道内部,但不与转道接触,在电机减速和电磁铁套筒断电的时候钢球可与电磁铁套筒分离,顺着转道运动。转道盖通过螺钉固接在转道上方,转道与壳体通过连接脚固定连接。挡板推拉装置通过螺钉固定在壳体内部,滑动挡板焊接在挡板推拉装置伸出的拉杆上,从而可以将挡板下拉或上推,在挡板下拉后,钢球可顺着出口射出。
所述挡板推拉装置包括两个电磁铁、弹簧、推拉杆及推拉装置壳体,电磁铁固定在推拉装置壳体内部的顶部,电磁铁2固定在推拉杆上,且与电磁铁为上下位置关系,弹簧两端分别与推拉杆和推拉装置壳体内的顶部连接,在两个电磁铁未通电的情况下弹簧将推拉杆向上拉起,当两个电磁铁通电后,在电磁力相斥的作用下将推拉杆向下推,从而将滑动挡板拉下来。
所述电磁铁套筒由铁套筒和电磁线圈组成,铁套筒为一端封闭、一端开口的结构,电磁线圈缠绕在铁套筒封闭的一端,套筒可容下钢球的大小,电磁线圈通电后产生的电磁力可将钢球吸住。
可设由一个总控制器控制电机的转速,并可以计算出此时钢球的瞬时速度,另外总控制器可以控制电磁铁套筒的通电与断电状态和挡板推拉装置的工作状态。操作键盘与显示器安装在壳体上,可以输入钢球达到的速度,并在显示器上显示目前钢球达到的速度,当钢球的速度达到要求速度之后,总控制器首先控制挡板推拉装置将滑动挡板拉下,再使电磁铁套筒断电,最后减低电机的转速,使得钢球与电磁铁套筒分离,钢球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顺着转道从出口射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显而易见的突出实质性特点和显著优点:通过调节电机的转速可以很方便改变钢球的射出速度,且调节范围很大,具有简单适应多种不同规格产品的优点;整体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且能准确控制钢球的速度,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简单调节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钢球高速弹射装置主视图。
图2为钢球高速弹射装置俯视图。
图3为电磁铁套筒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实施实一:
参见图1到图3,本钢球高速弹射装置,包括壳体(1)、操作键盘与显示器(2)、连接脚(3)、转道(4)、出口(5)、滑动挡板(6)、拉杆(7)、挡板推拉装置(30)、电机(11)、总控制器(12)、电磁铁套筒(15)、钢球(16)、转柄(18)和转道盖(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57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