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介质高温管道的射线检测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5883.5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8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蒋仕良;郭庆云;孙文君;王讯;李杰;王强;陈勇;田亚团;郭雷;野颖;李锐;王杜娟;刘洋;王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3/04 | 分类号: | G01N23/0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杜文茹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介质 高温 管道 射线 检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管道的射线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压、高温管道不停车时的带介质高温管道的射线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高压、高温、腐蚀特性,压力管道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腐蚀、裂纹等缺陷。为了满足石油化工生产长周期运行要求,避免非计划停车,保障安全生产,需要在不停车、不放空的条件下进行在线检测。
射线照相一般用来检查管道焊缝缺陷。有液体介质情况下,如按常规射线检测工艺检测,存在照相底片清晰度差、对比度小、灵敏度低、影像模糊、底片合格率(像质质量)低及废片多等问题,严重影响缺陷的定性和定量准确性。高温对射线照片质量的影响主要是造成底片灰雾度的增加。
数字平板射线透射成像系统等虽然免去洗胶片工序,但实质成像技术仍是射线技术,且管径较大时,管内有介质,已无法得到有用的图像,射线源不能与工业射线胶片配合使用。在以往常规射线检测经验基础上,另辟新路,利用射线可穿透非金属及薄金属特质,采取射线检测手段,进行存介质、有温度管线缺陷检测试验,探索高温射线检测可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不停车、不放空,存在介质、有温度的条件下进行检测的带介质高温管道的射线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介质高温管道的射线检测方法,包括对5O℃~80℃管道的射线检测和对80℃以上管道的射线检测,其中:
1)对5O℃~80℃管道的射线检测:当管道温度在5O℃~80℃的情况下,采取将胶片附在工装架上,将工装架安装在管道上,使胶片与管道之间隔有一定距离进行拍摄;
2)对80℃以上管道的射线检测:
(1)当管道直径在100mm以下时,在胶片与焊缝之间增加5-10mm厚度的隔热材料后再进行拍摄;
(2)当管道直径在100mm以上时,采用工装架+隔热层的方式,将隔热层附在工装架内侧,胶片附在工装架上并位于隔热层外侧,将工装架安装在管道上,使胶片与焊缝之间通过工装架增加5-10mm厚度的隔热材料再进行拍摄;
所述的胶片远离管道的那一面都覆盖上用于防背散射的铅板。
用于拍摄的摄像机的管电压为200KV~260KV。
拍摄时的曝光时间为2~4分钟。
本发明的带介质高温管道的射线检测方法,综合采取加工装、加隔热层、加铅板、高电压、短时间曝光等几种方法,使带介质带温度管道射线检测变得简单、准确、可操作,可在不停车、不放空、存介质、有温度的条件下进行射线检测。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为管道全面检验赢得时间,并大幅降低检修成本。尤其为临时应急抢修提供可靠技术支持,为石油化工生产长周期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附图说明
图1是高温隔离装置支撑体设计结构主视图;
图2是高温隔离装置支撑体设计结构侧视图;
图3是高温隔离装置支撑体设计结构俯视图;
图4是高温隔离装置组装设计结构主视图;
图5是高温隔离装置组装设计结构俯视图。
1:支撑体工装 2:限位钩
3:挂耳 4:抓手
5:支腿 6:胶片
7:隔热层 8: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带介质高温管道的射线检测方法做出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带介质高温管道的射线检测方法,采用隔热层对胶片进行隔热处理,选择薄型隔热层;通过胶片及隔热层贴附工装;选择合适管电压、曝光时间等检测工艺参数,加铅板防止背散射,使高压、高温管道带介质射线照相达到有足够的底片质量或黑度要求。
对液态或气态介质的管道射线检测,为达到有足够的底片质量或黑度要求,有效检出缺陷,和缺陷定性、定量。一是保证到达胶片时有足够的射线强度,须提高射线能量,即提高管电压;二是曝光量,曝光量是透照时间(曝光时间)和射线强度的乘积,直接影响底片的黑度,采用高电压、短时间的曝光参数。
本发明的带介质高温管道的射线检测方法,包括对5O℃~80℃管道的射线检测和对80℃以上管道的射线检测,利用射线可穿透非金属及薄金属特性,采用隔热层对胶片进行隔热处理,降低高温对胶片的影响,确保射线检查灵敏度。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58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压板
- 下一篇:一种立式车床工作台夹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