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拉伸应力定值校准的C形环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6214.X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8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广;宋文涛;白晓光;潘勤学;刘海洋;李骁;靳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25/00 | 分类号: | G01L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拉伸 应力 校准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拉伸应力定值校准的C形环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残余应力超声波无损检测系统的现场校准。
二、背景技术
残余应力的无损检测一直受到广泛的关注,超声波法是主要检测方法之一,其主要是利用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声速的变化来反应应力状态。超声波法的理论已经较为成熟,但是根据声弹性原理,超声波法检测的是相对残余应力值,要想实现对绝对残余应力值的检测,需要采取一定方法对检测结果以及检测系统予以校准。
文献检索发现,专利:(姜传海,等.X射线应力测量标定试样的制备方法[P].专利号:CN200510023292.1,2005)公开了一种利用调质、喷丸、腐蚀等一系列工艺来制备应力标定试样的方法。但该方法较为复杂,且是针对X射线法。国内外目前还没有文献针对超声波残余应力检测的校准进行研究。
通过旋紧螺母,调节C形环的外径,可以在校准区域产生不同大小的应力值,用于超声波应力检测仪的现场校准操作。该试样制备简单,操作简便,可从刻度标尺上直接读出应力值,不需要借助应变仪等辅助装置,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残余应力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用于拉伸应力定值校准的C形环方法。该方法无需借助应变仪等复杂辅助装置,仅通过调节螺母使得C形环产生变形,利用其在校准区域产生的拉应力来校准超声波残余应力检测,为残余应力的准确检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根据C形环的弹性变形规律,给出校准区域产生的拉应力与材料的强度、外径变化量等的关系表达式。将计算得出的应力值通过刻度标注在加力螺杆上,当螺母旋紧到刻度线上时,即可方便读出拉应力的大小。C形环垂直于螺杆方向的一端有一个切口,通过理论推导,给出切口弧度值的计算方法。
四、附图说明
图1C形环平面示意图
图2应力修正系数图
图3C形环校准原理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当扭紧拉力螺栓时,C形环校准区域受到拉应力作用。按以下公式可以计算得到C形环校准区域所施加拉应力大小:
其中:D=D1-δ,Δd=D1-D2。
式中:
σ——校准应力,单位为兆帕(MPa);
Δd——C形环的径向压缩量,单位为毫米(mm);
E——材料的弹性模量,单位为兆帕(MPa);
δ——C形环的壁厚,单位为毫米(mm);
α——应力修正系数;
D——C形环的中径,单位为毫米(mm);
D1——加力前C形环的外径,单位为毫米(mm);
D2——加力后C形环的外径,单位为毫米(mm)。
C形环切口的弧度θ主要起到2个作用,一是造成C形环外径变化产生应力,二是当应力值达到材料屈服强度时,切口处闭合,从而防止损坏C形环校准装置。按以下公式可以计算得到C形环切口的弧度θ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62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碾盘电动药碾子
- 下一篇:一种显温烧杯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