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热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6338.8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44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松井康训;宫田博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A45D20/10 | 分类号: | A45D2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送风 装置 | ||
1.一种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壳体、离子产生部、离子流路、离子放出口、罩、连接部以及限制部,
上述壳体设置有自吸入口到喷出口的送风流路,并构成外壳;
上述离子产生部设置于上述壳体内,具有第1电极和第2电极并通过放电来产生离子;
上述离子流路供由上述离子产生部所产生的离子流动;
上述离子放出口设于上述离子流路的下游侧,用于将上述离子放出;
上述罩构成为在罩住上述离子放出口的同时能放出上述离子;
上述连接部设置于上述罩的内侧,用于将上述罩和上述第2电极之间电连接;
上述限制部抵接于上述壳体的内壁而限制上述第2电极的、相对于上述壳体的相对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离子产生部具有用于保持上述第2电极的第1保持部,上述限制部设于上述第1保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罩以覆盖形成于上述壳体的开口的方式安装于该壳体,
在上述罩安装在了上述壳体时,利用上述连接部将上述罩和上述第2电极之间电连接,
上述限制部是自上述第1保持部向与上述罩的向上述壳体安装的方向交叉的方向突出的突片,
上述突片的、至少在上述罩的向上述壳体安装的方向侧的面与上述壳体的内壁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罩安装在了上述壳体时,上述连接部与上述第2电极之间接触,
上述突片限制上述第2电极的、向自上述罩离开的方向的相对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2电极比上述第1电极配置得靠近上述离子放出口侧,并且在该第2电极形成有开口部,
上述第2电极中的上述开口部的周缘部形成为向与上述第1电极相反的一侧凸出的圆顶状。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离子产生部构成为具有至少用于冷却上述第1电极的冷却部,使空气中的水分冷凝于被上述冷却部冷却了的上述第1电极,并且借助放电使水分静电雾化,
在上述离子产生部的上述第1电极的基部侧,设置有覆盖该第1电极的四周并能保持上述冷凝的水分的第2保持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热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离子产生部构成为具有至少用于冷却上述第1电极的冷却部,使空气中的水分冷凝于被上述冷却部冷却了的上述第1电极,并且借助放电使水分静电雾化,
在上述离子产生部的上述第1电极的基部侧,设置有覆盖该第1电极的四周并能保持上述冷凝的水分的第2保持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633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虚拟网关路由器的分配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宽动态互补式可变增益放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