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耐腐蚀的电镀液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7041.3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409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殷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伟达电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3/00 | 分类号: | C25D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瑞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41 | 代理人: | 李涛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腐蚀 电镀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镀液,尤其涉及一种耐腐蚀的电镀液。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零部件表面粘附的防锈油脂、切削液、机械油、润滑油脂、磨削液、脱模剂等与尘埃、打磨粉尘混粘在一起,形成较厚的污垢。若热处理前未将以上污垢除去,则其淬火烧结成顽固的固体油垢后除油除锈很难清洗干净,施镀时气泡附着其上使镀层形成气体滞留型针孔。热处理工件表面不可避免地会粘附一层油污,当灰尘落在表面上,并与油脂混粘在一起,时间久了很难清洗干净,从而使工件表面形成不明显的细小油斑,施镀时气泡滞留其上形成针孔。另外采用网带式电阻炉淬火时,工件表面的油污与灰尘等杂质颗粒混粘在一起,烧结成顽固的固体油垢,硝盐回火时,以上油垢又与硝基盐形成顽固的热聚合物,电镀时很难把以上污物彻底除净,氢气泡易粘附在污物上面,难以排出,从而使镀层产生针孔与麻点现象,且随着气泡逐渐长大,镀层会自动胀破,产生脱皮现象,从而导致电镀液不耐腐蚀、高消耗、浪费资源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耐腐蚀、降低消耗、节约资源的优点的耐腐蚀的电镀液。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耐腐蚀的电镀液,所述的耐腐蚀的电镀液包括抗氧剂、软化剂和消泡剂组合而成,所述抗氧剂是醋酸铜,所述软化剂是高锰酸钾,所述消泡剂是硫化钡,所述的醋酸铜占耐腐蚀的电镀液总体分量的20%-31%,所述的高锰酸钾占耐腐蚀的电镀液总体分量的33%-40%,所述的硫化钡占耐腐蚀的电镀液总体分量的30%-45%。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醋酸铜包括铅、铁、氯化物、锌、钙、镁和镍。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醋酸铜占耐腐蚀的电镀液总体分量的26%,所述的高锰酸钾占耐腐蚀的电镀液总体分量的35%,所述的硫化钡占耐腐蚀的电镀液总体分量的39%。
本发明的一种耐腐蚀的电镀液,具有耐腐蚀、降低消耗、节约资源的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其中,所述的耐腐蚀的电镀液包括抗氧剂、软化剂和消泡剂组合而成,所述抗氧剂是醋酸铜,所述软化剂是高锰酸钾,所述消泡剂是硫化钡,所述的醋酸铜占耐腐蚀的电镀液总体分量的20%-31%,所述的高锰酸钾占耐腐蚀的电镀液总体分量的33%-40%,所述的硫化钡占耐腐蚀的电镀液总体分量的30%-45%,所述的醋酸铜包括铅、铁、氯化物、锌、钙、镁和镍。
进一步说明,所述的醋酸铜占耐腐蚀的电镀液总体分量的26%,所述的高锰酸钾占耐腐蚀的电镀液总体分量的35%,所述的硫化钡占耐腐蚀的电镀液总体分量的39%。醋酸铜,暗绿色单斜结晶, 熔点115℃,240℃时脱去结晶水,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乙醚和甘油。用作分析试剂,色谱分析试剂。还用作有机合成催化剂、陶瓷着色及农药等。
在进一步说明,高锰酸钾,无机化合物,1659年被西方人发现。在化学品生产中,广泛用作氧化剂,如用作制糖精,维生素C、异烟肼及安息香酸的氧化剂;在医药上用作防腐剂、消毒剂、除臭剂及解毒剂;在水质净化及废水处理中,作水处理剂,以氧化硫化氢、酚、铁、锰和有机、无机等多种污染物,控制臭味和脱色;在气体净化中,可除去痕量硫、砷、磷、硅烷、硼烷及硫化物;在采矿冶金方面,用于从铜中分离钼,从锌和镉中除杂,以及化合物浮选的氧化剂;还用作特殊织物、蜡、油脂及树脂的漂白剂,防毒面具的吸附剂,木材及铜的着色剂等。
在进一步说明,硫化钡,黄色或黑红粉末。有硫化氢气味。遇水逐渐水解为硫化氢和氢氧化钡。含有微量杂质时则发磷光。有耐腐蚀性。用于制无砷硫化氢。加硫剂,制造钡盐、发光粉的基质。硫酸钡跟煤粉混和煅烧、分离提纯即得。本发明提供一种耐腐蚀的电镀液,具有耐腐蚀、降低消耗、节约资源的优点。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伟达电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常熟市伟达电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704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高分子短纤维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倍率电池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