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纤滤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7475.3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1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臧立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营口创世纪滤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9/20 | 分类号: | B01D39/20;D06M15/256;D06M15/11;D06M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5005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纤滤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过滤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提供了一种玻纤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环保在工业化不断发展中的高度重视,要求的环保指标越来越高,特别是在大气粉尘烟气排放方面我国已经从原来的排放标准100mg/m3,提高到50mg/m3。这为滤材行业的提高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一是达标要求滤材环保性能的提高;二是提高滤材的使用领域拓展。我国的滤材行业虽然进步较快,但仍然不能满足环保指标的不断提高,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国内外目前主要利用覆膜滤料将烟气排放标准控制在20 mg/m3以下,由于国内生产设备及化工配方的局限性,导致产品使用寿命和使用效果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使用过程中体现在一下几点,1)覆膜膜层与滤料本体粘合力不够,导致运行过程中出现脱落现象;2)热稳定性能差,在高温300℃状态下膜层会出现变质现象失去粘合力和过滤能力。
因此,如何对过滤材料进行改进,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纤滤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至少解决以往过滤材料存在的覆膜膜层与滤料本体粘合力不够,容易脱落,热温性能差等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玻纤滤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以玻璃纤维布为载体,在玻璃纤维布的内部及外部设置有发泡涂层,所述发泡涂层中存有气泡孔,且所述气泡孔的直径为2~17微米。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玻纤滤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的制备步骤如下,
——玻璃纤维布制作:将玻璃纤维经过拉丝、整经处理后,进行织布,再进行脱蜡热清洗,制得玻璃纤维布,待用;
——PTFE浸渍:将玻璃纤维布放入PTFE乳液中进行浸渍处理;
——PTFE涂层制备:将部分PTFE乳液注入发泡器内进行发泡,利用转子将PTFE乳液分离为纳米直径的气泡后,用刮刀在压力下在浸渍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布表面刮制PTFE发泡涂层,所述PTFE发泡涂层的厚度为200~300μm;
——热处理:将形成PTFE发泡涂层的玻璃纤维布在温度为435~450℃的条件下,进行红外线烘干1~2小时,制得玻纤滤料。
优选,所述PTFE乳液为以下成分按重量比制成,聚四氟乙烯30~38%、防水防油剂5~10%、乳化剂0.6~1.2%、粘合剂1~3%、关联介质2~5%、水余量。
进一步优选,所述热处理步骤后对玻纤滤料高温热压定型处理,其中,温度为140~220℃,压力为300~500KPa。
本发明提供的玻纤滤料及其制备方法,是采用乳液融入技术,利用乳液的可流动性使PTFE发泡乳液渗透到玻璃纤维的纤维纱线表面,使滤料本体与PTFE发泡乳液渗粘合为一体,通过红外线高温烘干后形成一个固态的过滤层,达到防水、粘合力佳、耐高温、耐摩擦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防水纤维与玻纤滤料的防水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但并不局限于此。
一种玻纤滤料,以玻璃纤维布为载体,在玻璃纤维布的内部及外部设置有发泡涂层,所述发泡涂层中存有气泡孔,且所述气泡孔的直径为2~17微米。由于气泡孔的孔径非常小,比气态水分子的直径达1000多倍,比液态水小200多倍,所以包括水滴以及粉尘都无法透过发泡涂层,可以达到有效防水和除尘作用。
具体的制作过程为:
——玻璃纤维布制作:将玻璃纤维进行拉丝、整经处理,然后由织布机进行织布,再进行脱蜡热清洗,制得玻璃纤维布;
——PTFE浸渍:将玻璃纤维布放入PTFE乳液中进行浸渍处理;
——PTFE涂层制备:将部分PTFE乳液注入发泡器内进行发泡,利用转子将PTFE乳液分离为纳米直径的气泡后,用刮刀在压力下在浸渍处理后的玻璃纤维布表面刮制PTFE发泡涂层,所述PTFE发泡涂层的厚度为200~300μm,该处刮制PTFE涂层的过程与现有技术中的刮制过程一致;
其中,所述PTFE乳液由聚四氟乙烯30~38wt%、防水防油剂5~10 wt %、乳化剂(甘油)0.6~1.2 wt %、粘合剂(淀粉)1~3 wt %、关联介质(酒精)2~5 wt %、水余量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营口创世纪滤材有限公司,未经营口创世纪滤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74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