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用柔软的通电用复合捻线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7480.4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78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顾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建 |
主分类号: | H01B7/00 | 分类号: | H01B7/00;H01B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1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柔软 通电 复合 捻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导线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车辆用柔软的通电用复合捻线。
背景技术
车辆上所使用的通电用的复合捻线导体的材质以往以铜为主。近年来,从成本及轻量化考虑,使用铝来替代铜制造导线。
但是铝在弯曲、振动作用时由于磨擦而断线或者由于磨损而断线的耐弯曲性及耐振动性不高,并且在通电量大的情况下需要使用直径大的导线。当直径大时,其装配性能变差,因此开发出一种柔软性更优良的复合捻线导体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柔软性优良的复合捻线导体。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辆用柔软的通电用复合捻线,其由捻合多根原线而作为集合捻线并且捻合多根所述集合捻线的复合捻线构成,其包括中心集合捻线和在其周围捻合多根第一层集合捻线的第一层复合捻线;所述中心集合捻线的捻距是所述中心集合捻线的层心直径的3-5倍,所述第一层复合捻线的捻距是所述第一层复合捻线的层心直径的15-20倍,所述中心集合捻线的捻转角度与所述第一层集合捻线的捻转角度和第一层复合捻线的捻转角度之和的差是15度以下,所述原线由延展率为2%以上的铝或铝合金构成;所述中心集合捻线、第一层集合捻线及第一层复合捻线全部向同一方向被捻合;所述原线捻合为集合捻线的捻合方向与中心集合捻线、第一层集合捻线及第一层复合捻线捻合为复合捻线的方向不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原线彼此面接触的比例变高,因此,由于分散了现有技术的各层间的集中接触部分,所以,局部压痕(减少,原线彼此变得易于滑动,从而提高了柔软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车辆用柔软的通电用复合捻线,其由捻合多根原线而作为集合捻线并且捻合多根所述集合捻线的复合捻线构成,其包括中心集合捻线和在其周围捻合多根第一层集合捻线的第一层复合捻线;所述中心集合捻线的捻距是所述中心集合捻线的层心直径的3-5倍,所述第一层复合捻线的捻距是所述第一层复合捻线的层心直径的15-20倍,所述中心集合捻线的捻转角度与所述第一层集合捻线的捻转角度和第一层复合捻线的捻转角度之和的差是15度以下,所述原线由延展率为2%以上的铝或铝合金构成;所述中心集合捻线、第一层集合捻线及第一层复合捻线全部向同一方向被捻合;所述原线捻合为集合捻线的捻合方向与中心集合捻线、第一层集合捻线及第一层复合捻线捻合为复合捻线的方向不同。
复合捻线导体的制造方法,由多根原线捻合成中心集合捻线,其在中心集合捻线的周围,将由向与所述中心集合捻线的捻转方向同一方向捻合的第一层集合捻线构成的第一层复合捻线向与所述中心集合捻线的捻转方向同一方向进行捻合,接着,在所述第一层复合捻线的周围,将由向与所述中心集合捻线的捻转方向同一方向捻合的第二层集合捻线构成的第二层复合捻线向与所述中心捻线的捻转方向同一方向捻合,将延展率为2%以上的铝或铝合金作为原线,所述中心集合捻线的捻距为所述中心集合捻线的层心直径的3-5倍,所述第二层复合捻线的捻距为所述第二层复合捻线的层心直径的15-20倍,所述第一层复合捻线的捻距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层复合捻线的捻距,并且,其差在15以下。
在第二层复合捻线的周围,将由向与中心集合捻线同一方向捻合的集合捻线构成的复合捻线向与所述中心集合捻线同一方向捻合多层。
所述原线捻合为集合捻线的捻合方向与中心集合捻线、第一层集合捻线、第一层复合捻线及第二层复合捻线捻合为复合捻线的方向不同。
本发明中的所谓“层心直径”是指从捻线的外径减去一个原线的外径的长度的直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建,未经顾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74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