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轴承实际工况下摩擦力矩的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7828.X | 申请日: | 2013-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8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静;刘朝晖;谢友金;李治国;王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L5/00 | 分类号: | G01L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邦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61211 | 代理人: | 张倩 |
地址: | 710119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实际 工况 摩擦 力矩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测试轴承实际工况下摩擦力矩的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通常轴承的摩擦力矩包括粘性力矩、滞后力矩和变动力矩三项。粘性力矩由材料弹性和润滑剂的粘性引起;滞后力矩由材料弹性滞后引起;变动力矩则受多种因素(如负荷、速度、工艺误差、润滑以及使用条件等)的影响。由于摩擦力矩受多种因素影响,要通过理论推导的方法得到摩擦力矩的计算公式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通过试验,测量不同条件下的轴承摩擦力矩,建立摩擦力矩的经验公式,为精密跟踪控制提供有效的误差补偿模型,从而提高系统的跟踪特性。
目前,轴承的启动摩擦力矩还无法精确计算。动态摩擦力矩大都沿用Palmgrem的经验公式,它由负荷项和速度项组成,通常用负荷项来评定轴承的低速运转时的摩擦力矩。
80年代起,国内有关科研机构相继研制了测试微型轴承和中小型轴承摩擦力矩的仪器。但是也仅仅局限于单个轴承实体的测试而不能够充分模拟轴承在实际工况中的摩擦力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轴承摩擦力矩测试仪器不能充分模拟轴承在实际工况中的摩擦力矩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轴承实际工况下摩擦力矩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利用气浮平台微摩擦力矩的特性对轴承实际使用工况(不同预紧力)下的摩擦力矩进行测试。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
一种轴承实际工况下摩擦力矩的测试装置,包括测力系统、预紧力施加装置、时统装置、测速系统、测试平台、数据采集系统及处理装置,
所述测试平台包括气浮平台、与气浮平台固连的转动装置,所述测速系统和时统装置均位于气浮平台台面上,所述预紧力施加装置固定在气浮平台台面上,被测轴承安装在预紧力施加装置内,
所述测力系统的测试端作用在预紧力施加装置上,所述测力系统的测试结果输出端与数据采集系统及处理装置连接。
上述预紧力施加装置包括定子、转子、负载以及设置在转子上的夹具触头,所述定子固定在气浮平台台面,被测轴承套装在定子上,所述转子套装在被测轴承上,所述负载固定在转子上,
所述测力系统包括立柱、固定在立柱上的压电式传感器,所述压电式传感器的测试端能够与夹具触头接触,所述压电式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数据采集系统及处理装置连接。
上述转动装置包括定滑轮、砝码和拉绳,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气浮平台上,所述拉伸的另一端通过定滑轮连接有砝码。
上述测角速系统为速率陀螺。
一种轴承实际工况下摩擦力矩的测试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如上所述的测试装置;
2】将被测的轴承安装在预紧力测试装置上;
3】启动转动装置,气浮平台开始转动,定子随气浮平台一起转动,安装在定子上的被测轴承因摩擦力作用带动转子也开始转动;
4】当转子上的夹具触头转动至与测力系统的测试端接触时,受到阻挡而不能转动,此时受到的阻力由测力系统测出并发送给数据采集系统及处理装置连接,即为摩擦力F;
5】测量摩擦力的作用力臂:
用长度测量工具测量测力系统的测试端至气浮平台中心的距离D;
6】将摩擦力的作用力臂输入至数据采集系统及处理装置,由摩擦力矩M=F·D计算得出摩擦力矩。
通过更换不同标准质量负载9实现不同预紧力条件下的摩擦力矩变化情况测量。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
1、本发明通过气浮平台和预紧力装置共同模拟轴承的真实使用工况,来测量摩擦力矩。
2、本发明的测试装置能够充分模拟轴承在真实使用工况下的摩擦力矩,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测试结果真实可靠、自动化程度高、安全可靠等一系列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轴承实际工况下摩擦力矩的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预紧力施加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轴承摩擦力矩测试原理图测试方法;
其中附图标记为:1-数据采集系统及处理装置,2-压电式传感器,3-速率陀螺,4-气浮平台,5-拉绳,6-砝码,7-定子,8-转子,9-负载,10-夹具触头,11-立柱,12-定滑轮,13-时统装置,14-被测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轴承实际工况下摩擦力矩的测试装置,包括测力系统、预紧力施加装置、时统装置、测速系统、测试平台、数据采集系统及处理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782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显温烧杯夹
- 下一篇:一种铁矿石混料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