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封装螺纹旋进可变长度热电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17857.6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045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李正祥;杨永亮;卢其军;宗翠梅;王正科;李有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02 | 分类号: | G01K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刘勇;杨静 |
地址: | 2393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封装 螺纹 可变 长度 热电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电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璃封装螺纹旋进可变长度热电偶。
背景技术
热电偶是温度测量仪表中常用的测温元件,其直接测量温度,并把温度信号转换成热电动势信号,通过电气仪表转换成被测介质的温度。各种热电偶的外形常因需要而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基本结构却大致相同,通常由热电极、绝缘套保护管和接线盒等主要部分组成,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及电子调节器配套使用。
在热电偶测温时,可接入测量仪表,测得热电动势后,即可知道被测介质的温度。热电偶测量温度时要求其冷端(测量端为热端,通过引线与测量电路连接的端称为冷端)的温度保持不变,其热电势大小才与测量温度呈一定的比例关系。若测量时,冷端的(环境)温度变化,将严重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在冷端采取一定措施补偿由于冷端温度变化造成的影响称为热电偶的冷端补偿正常,通常与测量仪表连接用专用补偿导线。
目前,带补偿导线的热电偶具有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与所匹配热电偶热电动势相同标称值的一对带有绝缘层的导线,这对导线连接热电偶与测量装置,以补偿测量装置与热电偶连接处的温度变化所产生的误差。带补偿导线的热电偶生产过程中高温填充物的密闭、连接线的固定、接插件的固定等大多采用树脂胶进行灌封,然而,操作过程中经常遇到树脂胶密闭不好漏气而使产品报废、返工。另外,热电偶的长度不可调整,一旦发生设计长度与实际长度不符时, 无法调整,造成测量出的温度与实际所需的工作温度存在误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在于提出了一种玻璃封装螺纹旋进可变长度热电偶,以提高密封性及温度适用范围,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节热电偶长度,以减小测量温度与实际工作温度的误差。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玻璃封装螺纹旋进可变长度热电偶,包括:
螺旋式热电偶,通过安全螺母与引线连接,且连接处套设有不锈钢接口;
弹簧,设在引线的与不锈钢接口连接端,引线的另一端连接有接线叉;
第一绝缘保护套和第二绝缘保护套,其中,第二绝缘保护套套设在第一绝缘保护套外,通过双螺纹螺母与第一绝缘保护套密封连接。
优选地,双螺纹螺母的外周和内周都具有螺纹,第一绝缘保护套具有外螺纹,该外螺纹与双螺纹螺母的内螺纹匹配,第二绝缘保护套具有内螺纹,该内螺纹与双螺纹螺母的外螺纹匹配。
优选地,螺旋式热电偶和第一绝缘保护套、第二绝缘保护套之间设有缓冲层。
优选地,第二绝缘保护套内螺纹和双螺纹螺母外螺纹之间设置一层密封油膜。
优选地,第一绝缘保护套的外螺纹和双螺纹螺母内螺纹之间设置一层密封油膜。
优选地,不锈钢接口和引线之间采用玻璃密封。
优选地,安全螺母与引线连接处采用玻璃密封。
优选地,安全螺母与热电偶连接处采用玻璃密封。
优选地,玻璃密封包括:钠钙玻璃、钾玻璃或硼酸盐玻璃。
本发明中,采用玻璃封装的带补偿导线的热电偶密封性优于树脂胶产品,且玻璃封装产品的使用环境温度范围150℃提升至600℃;另外,通过将热电偶设计成螺旋状,且使用至少两段绝缘密封管,相邻两段绝缘密封管之间通过内外都有螺纹的螺母连接,可以根据需要放长或缩短热电偶,以减小测量温度与实际工作温度的误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玻璃封装螺纹旋进可变长度热电偶的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玻璃封装螺纹旋进可变长度热电偶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
31,接线叉;32,引线;33,弹簧;34,螺旋式热电偶;35,不锈钢接口;36,安全螺母;37,缓冲层;38,第一绝缘保护套;39,第二绝缘保护套;40,双螺纹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蓝德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78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品文物的专用洗涤剂及清洗方法
- 下一篇:菜籽预榨油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