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双功能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7991.6 | 申请日: | 2013-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0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张薇薇;许乙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薇薇 |
主分类号: | A61K49/12 | 分类号: | A61K49/1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730000 甘肃省兰***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线粒体 细胞 色素 功能 纳米 探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磁共振成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双功能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检测细胞的技术包括很多种,例如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是利用磁共振原理,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据此可以绘制成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其所用的探针大多数含有超顺磁性的物质,目前这些探针所用的超顺磁性物质通常为:人工合成的Fe3O4纳米颗粒。由于这种人工合成的Fe3O4纳米颗粒的生物相容性差,因此将含上述纳米颗粒的探针植入生物体后,会使生物体产生较大的排异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双功能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提供了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双功能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A:取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配体,在其两端分别标记上荧光素和醛基,得到第一产物;
步骤B:将第一产物与磁小体混合,并孵育过夜,后除去未反应物,得到第二产物;
步骤C:向第二产物中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N-羟基琥珀酰亚胺和甲氧基-羧基化-聚乙二醇,并孵育过夜,后除去未反应物,得到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双功能纳米探针。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还提供了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双功能纳米探针,其采用上述方法制备而成。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双功能纳米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至少可以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生物相容性好:该制备方法所用的铁磁性物质为磁小体,磁小体是趋磁细菌细胞内合成的磁性纳米粒子,成分为Fe3O4,其由生物膜包被,由于生物膜与生物体相容,因此被生物膜包被的磁小体与生物体的相容性较好,进而降低了生物体对利用磁小体制得的探针的排异反应。此外,由于每一种趋磁细菌所合成的磁小体大小和形态是均一的,因此制得的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双功能纳米探针分散性好。此外,利用磁小体制备的探针具有优良的T2缩短效应,经检测其水质子R2驰豫效率为1062.264(mmol-1·L·s-1)。另外,上述方法得到的探针中还偶联了聚乙二醇(PEG),而PEG具有较好的两亲性,可以进一步提高探针的生物相容性,且可以延长探针在生物体内的代谢时间。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产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磁小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产物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双功能纳米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一个化学反应原理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另一个化学反应原理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试验例中磁小体的电子显微镜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试验例中得到的终产物PEG-cBMP的电子显微镜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试验例中细胞核荧光染色后的显微镜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试验例中细胞浆荧光染色后的显微镜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试验例中吞噬PEG-cBMP颗粒的胞浆荧光染色后的显微镜图;
图12示出了本发明试验例中细胞核和细胞浆荧光染色图融合后的显微镜图;
图13示出了本发明试验例中PEG-cBMP中铁浓度与MDA-MB-231细胞磁共振成像下横向弛豫时间倒数的线性关系图;
图14示出来了本发明试验例中PEG-cBMP靶向MDA-MB-231细胞线粒体的超薄电子显微镜图;
图15示出来了本发明试验例中PEG-cBMP靶向MDA-MB-231细胞线粒体的普鲁士蓝光学显微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下文中的“探针”是指本发明的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双功能纳米探针。
实施例一
该实施例提供了检测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双功能纳米探针的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101:取线粒体细胞色素C的配体,并在其两端分别标记上荧光素和醛基,得到第一产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薇薇,未经张薇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79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发动机的太阳能吸收式制冷系统及太阳能冷藏车
- 下一篇:校车儿童保护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