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面厚铜板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18906.8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337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张柏勇;谭小林;柯勇;李仁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0 | 分类号: | H05K1/00;H05K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7333 广东省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铜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面PCB板制作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面厚铜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双面PCB板制作工艺一般为:采用常规的覆铜板又称CCL,按照PCB加工要求切割成适合工厂加工的尺寸,按设定流程加工完成即可。即双面板加工流程为:开料—钻孔—沉铜—板电—线路制作—图电—蚀刻,但这一般只适合于厚度不大的双面铜板,对于6OZ以上的双面厚铜板,采用常规的工艺制作,将出现以下问题,如图1:
1、蚀刻后上下线宽差异大,下线宽产生较大的毛边,铜厚越厚,此问题越严重;
2、线距超制程能力问题,比如6OZ的厚铜板,如果生产要求最小间距为0.25mm,而客户设计只有0.15mm,则此类厚铜板将无法生产。
3、铜厚越厚,防焊油墨需要多次丝印才能满足生产要求,而一般的防焊油墨,其后烤总时间在150min为极限值,因此按常规丝印1次需后烤50min计算,防焊油墨的丝印次数不能超过3次,否则将会出现品质隐患。随着铜厚越厚,更多的PCB板往往丝印3次后仍然难满足生产要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厚铜板及其制作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双面PCB板制作方法上下线宽差异大且蚀刻毛边过大、线距超制程能力弱以及丝印次数过多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面厚铜板制作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S1、铜箔开料;
S2、对铜箔进行钻铆合孔处理;
S3、在铜箔上进行线路制作;
S4、将两张经过线路制作的铜箔进行铆合压合;
S5、继续对铜箔进行线路制作。
所述的双面厚铜板制作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3中的线路制作的蚀刻量为铜箔厚度的一半。
所述的双面厚铜板制作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4和S5之间还包括:对铆合压合后的铜箔进行沉铜及板电处理。
所述的双面厚铜板制作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5之后还包括:
对铜箔进行图电蚀刻处理。
所述的双面厚铜板制作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2中,对两张铜箔进行钻铆合孔和对位孔的处理,其中,两张铜箔的铆合孔位置对应,对位孔位置错开。
所述的双面厚铜板制作方法,其中,所述S4中,将两张铜箔经过线路制作的一面相向对位铆合压合。
所述的双面厚铜板制作方法,其中,所述步骤S4中,对压合后的两张铜箔进行铣定位孔处理。
一种双面厚铜板,其中,采用如上任一所述的双面厚铜板制作方法制成。
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方法相对于常规工艺,减小了线路的侧蚀量和毛边,保证了上线宽和下线宽的一致性,经过第一次线路制作的铜箔压合后,其线距已被填充介质层,此部分间隙不需要通过丝印防焊油来填充,减少了丝印次数及其带来的品质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双面厚铜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双面厚铜板制作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至图8为采用本发明制作方法制作双面厚铜板时的不同状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面厚铜板及其制作方法,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双面厚铜板制作方法较佳实施例的流程图,如图所示,其包括步骤:
S1、铜箔开料;
S2、对铜箔进行钻铆合孔处理;
S3、在铜箔上进行线路制作;
S4、将两张经过线路制作的铜箔进行铆合压合;
S5、继续对铜箔进行线路制作。
本发明主要是通过分两次进行线路制作,并通过压合的精度和外层线路来对位来实现成品线路的对接。其主要流程变更为铜箔开料—钻铆合孔—L1-和L2-层线路制作(正常线路镜像处理,命名L1-和L2-层)—压合—铣定位孔—钻孔—沉铜--板电—第2次线路制作(正常L1和L2层线路)—图电—蚀刻。通过2次线路制作减小了线路的侧蚀量和毛边,保证了上线宽和下线宽的一致性。并且,在第一次线路制作后的线宽经过压合后,线间距之间已填充介质层,此部分间隙原来需要通过丝印防焊油墨来填充,现在则不需要,减少了防焊油墨丝印次数,降低了多次丝印带来的品质风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中的线路制作的蚀刻量为铜箔厚度的一半。以便进行压合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未经景旺电子科技(龙川)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1890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