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震吸油胶管及其制造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0031.5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78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阳文峰;黄永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立昂软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1/08 | 分类号: | F16L11/0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刘各慧 |
地址: | 510860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震 胶管 及其 制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震吸油胶管。
背景技术
现在,吸油胶管的应用非常的广泛,如液压系统、油路系统中等。
现有的吸油胶管主要由内胶层、外胶层和位于内胶层与外胶层之间的纤维层组成,虽然纤维层具有良好的弯曲性能、耐高温性能和耐磨性能,且密度比金属丝的密度小很多、拉伸强度是钢丝的两倍以上、拉伸模量与钢丝相当、断裂伸张率仅是钢丝的四分之一,提高了吸油胶管的强度和刚度,减小了重量,但其径向承载能力小,而吸油胶管内通常会产生负压,因此,该结构的吸油胶管的抗吸扁能力差,径向刚度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也出现了在内胶层和外胶层之间设置钢丝网层,该结构的吸油胶管虽然增强了径向承载能力,但由于设置了钢丝网层后,两端连接部分的柔性差,因此,插接非常的困难,特别是对于两插接件特别靠近的情况,如要将吸油胶管插接到两插接件上,则变得非常的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强度和刚度好,抗吸扁性能好,且又便于插接的减震吸油胶管。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减震吸油胶管的制造工艺,该制造工艺能保证减震吸油胶管强度和刚度好,抗吸扁性能好,且又便于插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减震吸油胶管,包括内胶层、外胶层及纤维层,纤维层设在内胶层和外胶层之间;在轴向方向上,减震吸油胶管包括中间段及连接在中间段两端的连接头;在中间段位于纤维层和外胶层之间缠绕有钢丝。
进一步的,所述的纤维层为纤维网布层。
进一步的,减震吸油胶管为直管。
进一步的,减震吸油胶管为弯管,中间段位于弯折处。
本发明减震吸油胶管的有益效果是:当两连接头连接到插接件上后,由中间段承受径向力,而由于中间段具有内胶层、纤维层、钢丝层及外胶层,缠绕钢丝的抗径向力好,因此,该减震吸油胶管的强度、刚度好,抗吸扁性能好。由于在连接头上未缠绕有钢丝,仅仅由内胶层、纤维层及外胶层组成,而纤维层的弯曲性能好、抗拉性能好,这样,不仅连接头的强度较好,而且柔性好,易于弯曲,因此,便于将连接头插接到插接件上。这样,该结构的减震吸油胶管不仅强度和刚度好,抗吸扁性能好,而且又便于插接的减震吸油胶管。
为达到上述另一目的,制造减震吸油胶管的工艺步骤是。
(1)在旋转杆上缠绕内胶层。
(2)在内胶层上缠绕纤维网布。
(3)在纤维网布上缠绕钢丝,具体的步骤是:在每一减震吸油胶管的中间段一侧设置标尺,旋转杆旋转时,钢丝自动缠绕到纤维网布上,并利用标尺控制钢丝缠绕的位置和节距。
(4)缠绕外胶层。
(5)包水布。
(6)硫化。
(7)拆水布。
(8)切断。
进一步的,相邻减震吸油胶管中间段钢丝之间连有钢丝。
达到上述另一目的的另一技术方案是:制造减震吸油胶管的工艺的步骤是。
(1)在模芯上成型内胶层。
(2)在内胶层上缠绕纤维网布。
(3)在纤维网布上缠绕钢丝,具体的步骤是:在减震吸油胶管的中间段一侧设置弧形标尺,模芯旋转时,钢丝自动缠绕到纤维网布上,并利用标尺控制钢丝缠绕的位置和节距。
(4)缠绕外胶层。
(5)包水布。
(6)硫化。
(7)拆水布。
(8)修剪管头管尾。
上述制造工艺,由于在减震吸油胶管的中间段一侧设置标尺,利用标尺可控制钢丝缠绕的位置和节距,因此,一方面能保证钢丝不会缠绕到连接头上,另一方面通过控制中间段的钢丝节距则能保证减震吸油胶管的强度和刚度,这样,减震吸油胶管强度和刚度好,抗吸扁性能好,而且又便于插接。在成型直管时,在同一旋转杆上能成型多个减震吸油胶管,这样能提高生产效率,而为了提高钢丝的缠绕效率,则在相邻减震吸油胶管中间段钢丝之间连有钢丝,以实现在纤维网布上实现连续缠绕钢丝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直管式减震吸油胶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弯管式减震吸油胶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A-A剖视图。
图4为B-B剖视图。
图5为成型直管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成型弯管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立昂软管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立昂软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0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