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0536.1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851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宫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36/00;A61P1/14;A61K35/32;A61K35/36;A61K35/56;A61K35/0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宋连梅 |
地址: | 350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膏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0、浸胶:将胶类置入酒中24小时以上,直至其完全融化,待用;
步骤20、浸药:将中药饮片倒入凉水中,水面高于中药饮片药面10-20cm,浸泡8~12小时;
步骤30、煎汁:将浸好的中药饮片置于一容器中,第一次加水时,水面高出中药饮片药面5±0.3cm,煮沸60±5min,煎至水面与药面相平,倾出头汁;再加热水煎汁,水面高出药面3±0.3cm,煮沸45±5min,倾出药汁,第三次加水的水面与药面相平,煮沸30±5min,再倾出药汁;合并三次的药汁,用100目筛子过滤,静置8~12小时,倾出上清药液,去除沉淀物,得清汁;
步骤40、浓缩:将清汁置于容器内用大火煮沸浓缩,边煮边用筛子捞去浮沫,每捞1次,随即将筛子在清水桶中漂净,待清汁转稠,至用筷子挑起成线或滴于毛边纸上不渗开即可,此为清膏;
步骤50、收膏:将所得清膏与泡好的胶类混合,再投糖,然后用筛子把此浓膏再过滤一遍,收膏用文火,并用竹片括清锅边并不断搅动铲底以防焦化,待锅内膏液向上涌动时,吹散锅面的热气,可防止沸溢且加快收膏时间;待膏液只在容器内沸腾,不再上涌,预示膏滋即将熬好,待气泡成黄豆大小时,说明膏滋已熬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的胶类为阿胶、鹿角胶、龟板胶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0中的酒为黄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为陶器、瓷器、锈钢或铝制成的容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0中的糖为冰糖、砂糖、饴糖、蜜糖、木糖醇或女贞糖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60、收膏标准:用竹片从步骤50的容器内提起,见膏滋向下滴成三角形,即“挂旗”,要是旗下有滴珠,则说明水分尚多,仍须再熬;而“挂旗”大,则说明膏滋熬得偏老,适于在暖冬服用;“挂旗”小,说明膏滋熬得偏嫩,适于寒冬服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中药膏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70、贮藏:膏滋熬成后盛放在陶瓷或搪瓷容器中,该容器应事先洗净消毒并烘干,膏滋冷却8~12小时后,加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未经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053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热交换器用侧板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点火炉自身预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