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动车组噪声源识别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1649.3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63023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赵艳菊;邓小军;刘韶庆;帅仁忠;孙召进;郭建强;徐跃;李斌;朱雷威;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H17/00 | 分类号: | G01H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23 | 代理人: | 曲艳 |
地址: | 266111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车组 噪声 识别 测试 方法 | ||
1.一种高速动车组噪声源识别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噪声源分为转向架轮轨噪声、设备噪声、受电弓噪声以及气动噪声四个测试区域;
在每个区域内根据空气声和结构声的传播路径分别布置测点,具体包括如下,
转向架轮轨噪声区域的测点布置在轴箱、构架、车体和一系悬挂以及二系悬挂的接口位置,在对角1位靠近一系悬挂的轴箱位置及构架的位置、在对角4位靠近一系悬挂的轴箱位置及构架的位置布置振动测点,在构架的1、3位空簧底座位置、2、4位空簧底座位置、牵引拉杆位置和抗侧滚扭杆位置布置振动测点;在转向架上方的车体底架上的空簧位置、牵引拉杆位置、抗侧滚扭杆位置、抗蛇形减振器与枕梁的连接点处以及枕梁的中部位置布置振动测点,并在地板上与车体底架布点的相应位置布置振动测点;针对由转向架传递至车体侧墙、车顶、内饰侧墙和顶板的振动的测量,采用断面阵列的形式布点;
在设备噪声区域中,对应每个设备布置至少两个振动测点,在每个设备旁边还布置一个声音测点;
在受电弓噪声测试区域中,在车顶受电弓座位置布置三个振动测点,由受电弓传递至车体侧墙、车顶以及内饰侧墙和顶板的振动采用断面阵列的布点方式进行测量;
对于气动噪声测试,在所述转向架轮轨噪声、设备噪声、受电弓噪声的测试区域内的车体表面选取至少一个断面,以断面声阵列的方式布置气动噪声测点,测试不同测试区域内的气动噪声;
布置测点后采集测点数据,通过声振传播路径分析,将空气声和结构声分离,计算各噪声源对车内噪声的贡献量;在进行贡献量分析时,以转向架、受电弓、车下设备、车体结构、内饰板部位的振动以及相应位置的声压测点为贡献量分析的参考点,以断面中心在1.2m和1.6m声压测试点为响应点,进行声源贡献量的分析;
其中,在计算贡献量的步骤中,车内各噪声源的贡献量分析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选定车体两端和车体中部三个噪声源识别与贡献量分析测试断面,断面位置与气动噪声的三个测试断面相同,采集各测点不同工况下的数据并传输给存储单元存储;
将有效数据调入,进行主分量的衰减;
通过FFT和FRF计算出传递函数;
利用实际测试数据和计算出的传递函数,建立TPS网络,再通过计算可得出车内各噪声源的贡献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动车组噪声源识别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车体表面的气动噪声采用平面传声器测试,将平面传声器用胶带固定在车体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164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