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521984.3 | 申请日: | 2013-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544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田玉芹;汪庐山;朱荣娇;杨斌;刘承杰;刘文业;张冬会;胡秋平;靳彦欣;刘军;王聪;刘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G65/00 | 分类号: | C08G65/00;C07C43/215;C07C41/16;C08F290/06;C09K8/58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张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烷基 酚聚氧 乙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石油开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主力油田的开采已经进入后期,现有的注水工艺已经不能满足油田发展的需求,为了保证石油长期稳定供应、满足人类的需求,必须研究和发展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表面活性剂驱和聚合物驱作为三次采油中提高采收率的一个重要方法已得到广泛应用。
表面活性剂驱是指通过降低油水界面张力,促使油水增溶,改善岩石表面润湿性、改善流度比而提高驱油效率的一种提高采收率的方法。从技术上讲,表面活性剂驱是三次采油中有效的方法之一,是注水开发的合理继续,基本上不受含水率的限制,可获得很高的水驱残余油的采收率。但由于表面活性剂的价格昂贵,投资高,风险大,因而其使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
聚合物驱与一般水驱相比,聚合物驱主要靠增加驱替液粘度,降低驱替液和被驱替液的流度比,从而扩大波及体积,提高原油采收率,聚合物驱可加速采油过程、改善经济效益、工艺及设备较简单,成本较低。但是聚合物驱的采油效果受聚合物溶液的粘度影响较大,粘度大驱替效果好,但是易造成油藏堵塞,而粘度小驱替效果差,导致采收率降低。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克服表面活性剂驱和聚合物驱存在的问题,常将聚合物驱和表面活性剂驱组合形成二元复合驱,进行三次采油,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表面活性剂用量,进而降低三次采油的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不降低驱替效率的前提下尽量减小聚合物的粘度,进而降低聚合物对油藏产生的堵塞问题,提高石油采收率。
诸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3032055A公开了一种使用含磺酸盐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组成的二元组合物的驱油方法,该方法具体包括将0.01~5.0份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磺酸盐、0.01~3.0份的选自高分子量阴离子聚丙烯酰胺、改性聚丙烯酰胺或黄原胶中的一种或两种的聚合物、90~99.9份的水混合,形成组合物后,用于温度为45~75℃、注入水的总矿化度为15000~32000mg/L、Mg2+含量为500~1200mg/L、Ca2+含量为200~500mg/L、水型为MgCl2型的油田驱油。
上述技术中,通过在聚合物中加入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形成二元复合驱体系,其与原油能形成超低界面张力,用于高温、高盐油藏驱油时,预测可以提高原油采收率达19.5%,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但是上述技术中,用于与聚合物复合形成二元驱的表面活性剂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经改性后形成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磺酸盐,而该表面活性剂由于其分子链上含有阴离子基团,其在高盐油藏中,极易与阳离子如Ca2+、Mg2+结合,形成沉淀,进而会导致二元驱油剂的驱油效果降低,而形成的沉淀还极易造成油层堵塞,影响驱油效果。
现有技术中,通常都是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表面活性剂改性为阴离子型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磺酸盐表面活性剂后,再与聚合物复合形成二元驱,对高温高盐油藏进行驱油操作,而尚没有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进行适当改性后,将其作为功能性单体与丙烯酰胺等进行聚合反应,形成耐温抗盐的聚合物,用于高温高盐油藏驱油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经改性形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磺酸盐后,与聚合物复合形成二元驱时,用于高温高盐油藏时,由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苯磺酸盐中的阴离子易于高盐油藏中的Ca2+、Mg2+结合,形成沉淀,进而会导致二元驱油剂的驱油效果降低,且形成的沉淀还极易造成油层堵塞,影响驱油效果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改性的功能性单体,该单体能与丙烯酰胺等聚合,形成耐温抗盐的聚合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分子结构如式(1)所示:
其中,式1中,所述m为6~14,n为8~14。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醇钠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溶液;
(2)混合溶液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在20~50℃条件下进行反应;
(3)向所述步骤(2)中的反应产物中加入四氢呋喃、对氯甲基苯乙烯,混合均匀后,升温至20~50℃,继续反应,反应产物即为烯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所述步骤(1)中,以质量计,所述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醇钠添加量的比值为(5~20):(8~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采油工艺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1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