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变齿轮箱润滑油在散热器翅片管内流动的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310522258.3 | 申请日: | 2013-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35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24 |
发明(设计)人: | 李斌乐;岳敏娜;权惠风;王绍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州市盛乐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山东舜天律师事务所 37226 | 代理人: | 李新海 |
地址: | 26141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变 齿轮箱 润滑油 散热器 翅片管内 流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的装置的部件,具体地说是一种热交换的散热装置的部件。
背景技术
现有的齿轮箱润滑油在散热器翅片管内流动冷却,在冷却运行中不能实现粘度较高的润滑油在管内的紊流流动,换热效果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散热效果好,适用于给齿轮箱润滑油及其它大、中型液压设备液压油的散热,且齿轮箱润滑油在翅片管散热器的翅片管内流动中,能实现粘度较高的润滑油形成一种紊流流动的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改变齿轮箱润滑油在散热器翅片管内流动的装置,包括翅片管,设置在翅片管内的翅片内管,设置在翅片管上的翅片,翅片内管设有波纹内管,波纹内管置于翅片内管中心,所述波纹内管的外表面与翅片内管的内表面形成导油通道。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波纹内管通过连接端头连接在翅片内管的内表面上,连接端头呈“一”字型。一字型的连接端头可以在效地增大导油通道的有效通过空间。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连接端头为两个且相互垂直。相互垂直的连接端头可以对波纹内管起到良好的固定作用。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连接端头的一侧截面呈弧状。截面呈弧状减小导油阻力。
作为对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波纹内管的一端呈圆锥形,可以有效减小导油阻力。
雷诺经过大量实验,并采用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方法,找出了流体出现层流或紊流的临界流速:圆管内流体的流态Re<2000为层流,或紊流;Re> 4000为紊流:2000<Re<4000或为层流,或紊流。对于非圆形断面流道中得流体流态,Re<500即为层流,Re>500为紊流。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使润滑油在通过导油间隙时,改变了原来的流动形状,能有效的形成紊流流动,润滑油形成的流体质点在运动过程中,互相混杂、穿插,有效地提升换热效果。
普通翅片管与改变齿轮箱润滑油在散热器翅片管内流动的装置相比较的散热对比试验数据表:
由以上试验结果对比:本发明比较原普通管散热效率①在自然冷却条件下,提高了15.8%②在外加风扇冷却条件下提高了36.9%。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油通道;2-翅片;3-翅片内管;4-波纹内管;5-翅片管;6-连接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图2、图3可知,本发明的改变齿轮箱润滑油在散热器翅片管内流动的装置,包括翅片管5,设置在翅片管5上的翅片2,设置在翅片管5内的翅片内管3,翅片内管3设有波纹内管4,波纹内管4置于翅片内管3中心,所述波纹内管4的外表面与翅片内管3的内表面形成导油通道1。
波纹内管4通过连接端头6连接在翅片内管3的内表面上,连接端头6呈“一”字型。连接端头6为两个且相互垂直。连接端头6的一侧截面呈弧状。波纹内管4的一端呈圆锥形。
本发明的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散热效果好,适用于给齿轮箱润滑油及其它大、中型液压设备液压油的散热,且齿轮箱润滑油在翅片管散热器的翅片管内流动中,能实现粘度较高的润滑油形成一种紊流流动。
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并非对发明技术方案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若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利用本发明技术方案所揭示内容所作出技术上局部更动或修饰的等效实施,均仍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州市盛乐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莱州市盛乐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5222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抽油机的死刹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大广角万向传动轴